KTV還在,“大歌星”卻走了
在萬達旗下,百貨還不是最早遭遇關門處理的商業(yè)類型,其大歌星KTV也在經歷著停業(yè)的陣痛。
大歌星KTV作為全國最大的連鎖量販式KTV,原屬于林氏投資集團,該集團董事長林寧是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夫人。2010年6月大歌星KTV正式并入萬達集團。
據媒體報道,上海、武漢、濟南、溫州、泉州等地的大歌星KTV已于7月7日宣布暫停營業(yè),其他城市的門店也正在進行結業(yè)相關工作。
廣州白云區(qū)某大歌星的員工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收到公司通知,該門店已從7月8日起關門裝修。她說,該門店的空調一直都沒有風,準備更換整個空調系統,廚房和自助餐廳也需要進行全方面整修,預計關門裝修時間需要4個月左右。至于員工的去向,該門店的一些服務員已經被辭退,目前只剩下幾個人留守。不過,萬達集團企業(yè)文化部拒絕就此問題發(fā)表看法。
同萬達百貨一樣,大歌星KTV也曾背靠萬達集團,在過去幾年進行了飛速擴張。然而,據萬達內刊文章數據顯示,2013年大歌星全年收入10.6億元。同期萬達院線僅爆米花品收入就高達3.9億元,票房收入為31.61億元,遠高于大歌星業(yè)務。
由于效益不佳,萬達曾于2014年9月關閉了13家大歌星門店。隨著今年形勢的繼續(xù)惡化,萬達決定關閉旗下的80多家門店,全面退出KTV領域。
看到媒體唱衰KTV的報道,合肥大歌星KTV的工作人員韓超(化名)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在他看來,KTV行業(yè)還是可以生存的,只是萬達做KTV的運營成本太高了。例如,全國做到實打實交KTV版稅的沒有幾家。而且,大歌星為保潔和服務員都購買了五險一金,這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有的KTV一個月人力成本是3萬~5萬元,大歌星高峰期的成本可能是20萬~30萬元。
韓超表示,大歌星KTV多數門店是2010年左右投資的,消費結構單一,利潤只能從零食、酒水和包廂費中產生,徹底壓低了利潤空間?,F在新興的KTV都是走多樣化經營的道路,但是大歌星在全國有近一百家門店,船大難掉頭,很難快速完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