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就是簽合同 無需體檢“健康證”可直接上崗
既然大多都是新人,那么對于進入一線車間的新員工會有哪些專業(yè)培訓呢?記者發(fā)現(xiàn),所謂的培訓無非是教大家簽合同,而進入食品車間之前可以既不體檢,也不要健康證。
“培訓啊,培訓就是弄塊黑板,上面寫啥你也寫啥,就是讓你寫答案”。一個老員工解釋道?!澳墙】底C呢,咱們辦嗎?”聽到記者這樣問,這個工人疑惑地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第二天的培訓在9點開始,來報到的大約170人,工作人員將報到員工集合在工廠的食堂,開始分發(fā)勞動合同。哪里簽字,哪里打勾,合同的簽署流程占用了上午大半時間。在簽署合同時,記者注意到入職員工簽署的是外派工作協(xié)議,文件中顯示,簽署人作為河南和諧人力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員工被外派務工。關于這點,工作人員沒有解釋,對于大多數(shù)打工者而言,他們認為自己就是三全的員工。
“我們是食品工廠,對于個人衛(wèi)生要求很高,不能留指甲,指甲不能超過0.3毫米,女孩上班時間不允許化妝,手表、耳環(huán)、戒指、項鏈這些都不允許戴,如果戴了,無論多貴重,都將作沒收處理?!焙炦^合同,一個工作人員開始講解入廠要求。在15分鐘的講解過程中,很多年輕人低頭玩著手機,年紀大一點的不時說笑,遭到工作人員的批評。
為避開食堂11點的開飯時間,工作人員匆匆講過規(guī)則,結束了上午的培訓。不同廠區(qū)的工人被帶到所屬生產(chǎn)區(qū)門口。發(fā)過工作牌,重申了幾點工服穿戴要求,記者和其他前來應聘的勞工被告知,第二天早晨7點20分可直接進車間,需要帶上自備的口罩、頭套、白布鞋和衣柜鎖頭。
當記者向工作人員確認下午還有無培訓時,工作人員說,“下午不用來,沒培訓了,明天帶著東西直接來車間就行。”
關于健康證的辦理,工作人員從始至終只字未提。培訓結束后,記者隨機在工廠中問了幾個人關于健康證的問題,這些員工大多都是入廠一周或半個月的新員工,他們都表示不知道。只有一個返廠老員工對記者表示,“健康證啊,過一段時間集體給辦,要30塊錢。”
根據(jù)我國《食品衛(wèi)生法》、《公共場所衛(wèi)生管理條例》等法規(guī),食品加工、食品零售批發(fā)、食品車攤點、飯店、賓館、公共浴室、醫(yī)院候診室等56個行業(yè)的工作人員都需要辦理健康證才可以上崗。餐飲和食品工廠都需持A類健康證,然而,在這里無需體檢,無需健康證,員工即可上崗似乎成為了“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