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鋼:我在重新辦這個新大陸的時候,包括家里的人意見也是很不統(tǒng)一的,包括父母、兄弟、太太,最后我說服了她,最主要我覺得我的命就是干企業(yè)的,我喜歡干這個。
畫外音:在福建工商界,胡鋼有儒商之稱。據熟悉他的人講,胡鋼領導的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講話總夾雜著一些洋詞。但在做人做事的行為中,卻時時體現(xiàn)著一種儒家文化。甚至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胡鋼依然恪守著他的中庸之道。他的競爭法則是這樣六個字"無過之,無不及"。
主持人:福建工商界都把你稱作儒商,不知道你喜不喜歡這個稱謂?
胡鋼:我小時候受到父母很多這方面的教育,當時文化大革命父母被挨斗的時候,我就逃回鄉(xiāng)下老家去,在閩南,我很小時父母就開始教我讀一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書籍,我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做了企業(yè)以后,我也從儒家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了很多好的東西,對于企業(yè)經營很有幫助。
主持人:我們很想聽一聽你是如何把這些儒家的思想文化貫徹到你的經營管理行為中去的。
胡鋼:我想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在企業(yè)里面是講一種大道。這種大道其實就是仁者愛仁。
主持人:這種氛圍會不會形成一種管理上的不嚴格,很親善。
胡鋼:我們不是用一種極端的或者是簡單的方法。拿公司里的員工不能勝任他的工作這種情況來說,比如有的員工在開發(fā)部不能勝任,我們不是簡單地請他走人,或者降工資,而是會找他談話,看看是不是可以給他調整一下崗位,比如說調整到銷售部門去,這是給他一次機會。到了銷售部門他還是不能做好工作的時候,我們還會跟他談,這個時候可能讓他留在某一個部門,接受一些培訓,如果他這個時候還做不好。那么對不起,這個時候企業(yè)就要讓他走人了。
畫外音:胡鋼領導的新大陸集團是一家民營企業(yè)。胡鋼講,他最不愿看到的是這個企業(yè)演化成一種家族模式。由此,在富有人情味的管理之外實施全員股份制,強調中庸的他搞出了一套非常奇特的公司股權分配辦法。胡鋼本人持大股,骨干人員持中股,普通職工持小股。這聽起來沒什么稀奇,但有趣的是胡鋼個人的股份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