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其實,在后世,王守仁除了因其學(xué)說、成就知名外,也常被視作富有生活智慧的典范。
他確實曾多次面對羞辱甚至危險,但一樣淡定從容。在貴州時,生活環(huán)境太差,隨從紛紛病倒,他卻能苦中作樂,最終安然無恙,這其中也有豁達(dá)心態(tài)的功勞。
所謂“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平定寧王之亂后,有人來搶功,不斷挑起事端想激怒王守仁,沒奏效。居然又想出一個餿主意,認(rèn)為他只是個瘦弱文人,便提議在靶場當(dāng)眾射箭,想要讓他出丑。

王守仁推辭不過,只得挽弓搭箭,三箭均正中靶心。挑事兒的人尷尬不已,他卻神色如常。
一個人氣量有多大,往往在于自身能力、視野的高度,更在于心納百川的寬度和廣度。內(nèi)心坦蕩澄澈,如此才能每臨大事,寵辱不驚。這在今天處理問題時,仍然適用。
由于身體不好,又常年奔波,王守仁不到60歲就去世了,臨終時說了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
這大概,也是對他一生最好的注解。
(來源:中新網(wǎng)客戶端 記者 上官云 制圖 雷宇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