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曹操是個(gè)什么形象?是不可一世的奸雄,還是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是那個(gè)“毋人負(fù)我”的冷血?dú)⑹?,還是橫槊賦詩的一代雄主?

制圖:張艦元
前段時(shí)間,曹操墓文物即將集體亮相的報(bào)道,讓曹操的形象再次被人們關(guān)注。
因歷史形象與文學(xué)形象不同,在很多人心中,曹操都不止一面。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曹操。
生活中的曹操什么樣?
建安二十五年的一天夜里,曹操感覺身體不太舒服。他預(yù)感到,自己可能大限將至,于是寫下《遺令》。

制圖:張艦元
英雄一世、已成為魏王的曹操,在這篇遺囑中幾乎沒提什么天下大勢,也沒有對自己的繼承人、后代寫下囑托,反倒是有些嘮叨地說自己死后要穿什么、如何下葬、怎么把熏香分給諸位夫人之類的話語。
曹操是怎么安排的呢?
首先,自己死后入殮所穿的衣服就用平時(shí)的就行了,不要用金玉珍寶陪葬。來殿中哭吊的文武百官,只哭十五聲就可以了;安葬以后,大家就不用再穿著喪服了。
“至于那些婢妾和歌舞藝人,他們都很勤苦,要把他們安置在銅雀臺(tái),好好對待他們。”“我遺留下的熏香可以分給諸位夫人,不可用來祭祀。各房的人沒事做,可以學(xué)著編織絲帶、做鞋子去賣。我這輩子做官所得的綬帶,都放到庫里。我遺留的衣物、皮衣則可以放到另一個(gè)庫里,不行的話,你們兄弟就分掉。”
同年,66歲的曹操去世。
這份曹操臨終前留下的遺囑,似乎和我們印象中帶兵打仗的曹操相去甚遠(yuǎn)。你大概很難想象,這個(gè)東漢王朝的實(shí)際掌控者,在遺囑中會(huì)想著建議周圍人死后編絲帶、做鞋子,還要拿去賣。
不過,這或許才是日常生活中的那個(gè)曹操。

制圖:張艦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