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情懷
關于儒家思想文化的獨特內容與現(xiàn)代價值,這里試舉兩端:
一是仁者愛人的人文情懷。
孔孟提倡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對道德倫理的提煉,也是一種通達天下的人文情懷。仁愛精神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具有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
上世紀90年代,世界各大宗教的代表人士曾集聚一堂,倡導建構“全球倫理”。其《宣言》中寫道:“數(shù)千年以來,人類的許多宗教和倫理傳統(tǒng)都具有并一直維系著這樣一條原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換用肯定的措辭,即你希望人怎樣對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這應當在所有的生活領域中成為不可取消的無條件的原則,不論是對家庭、社團、種族、國家和宗教,都是如此。”
可見,儒家以“仁者愛人”為道德之本,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實踐之方,使其具有了人類倫理道德的普遍意義??鬃又猿蔀橹袊鴤鹘y(tǒng)文化走向世界的形象大使,原因或許就在于此。
二是舍生取義的理想追求。
在孟子的思想中,“舍生而取義”是最強音節(ji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則是對這一理想追求的實踐闡釋。這種慷慨赴義的“大丈夫”形象,閃耀著思想感召和人格力量的雙重光輝,激勵了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了理想而奮斗,成為中華民族排除困難、度越艱險的偉大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曾引用“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并要求大力提倡這種“浩然正氣”。這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巨大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