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搞創(chuàng)作” 多次遭遇退稿
賈平凹的童年、少年時代,過得不是太順利。
上山砍柴、下地干活……在他還很小的時候,生活就教會了他什么叫“磨難”。由于受到父親的一點兒牽連,招工、招兵都沒他的份,好不容易才撈到一個上大學的機會。
那時,賈平凹沒啥存在感,就是愛看書,愛寫東西。他曾經說,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所以開始搞創(chuàng)作,“也沒人教你,就是慢慢摸索,憑志趣來學習”。

圖片來源:《朗讀者》視頻截圖
稿子源源不斷給人家投過去,然后又源源不斷被退回來。他沒氣餒。把退稿信貼在宿舍架子床旁邊,當作一種激勵。
有那么一回,作品發(fā)表了。他跑去買報紙,結果賣報紙的開始不愿意賣,以為是要拿回去包辣子面。賈平凹回憶道:“我又不好意思說,那上面有我的文章”。
心情自然是好的。捧著報紙回學校的路上,賈平凹覺著所有人都對自己笑,還一個人坐在校園樹林里,把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
“就像跑賽跑一樣,開頭剛一起跑,給你掌聲或噓聲,都不在意。”他一度這么形容那股子高興勁兒,“你只能是無限往前跑,不停地跑,到最后,獲得了掌聲才是真正的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