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
青年旅行家們開啟的“詩與遠方”
每個時代,都有幾個并駕齊驅的偉大人物同時期出現(xiàn),成為人類社會蔚為壯觀的奇景和極有趣味的現(xiàn)象。但要真正認識這些英雄,則需要更為漫長的時間。
700多年前,在中國生活了17年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從泉州啟航,準備返回意大利——他來中國用了四年,返程雖然快了一些,但仍然耗時三年。
馬可·波羅離開中國38年后的一天,19歲的汪大淵則從泉州港出發(fā),開啟了他人生中首次五年的世界之旅。
而就在汪大淵第二次遠行歸來后的第八年,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則從泉州上岸,進入中國。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時代,旅行具有世界性的意義,并且都和中國發(fā)生著奇妙的聯(lián)系,甚至可以說,中國就是這些偉大旅行家的旅游目的地。而當時開啟追夢之旅的基本上都是年輕人——馬可·波羅17歲時就從意大利出發(fā)來追夢中國,伊本·白圖泰當時是22歲,汪大淵只有19歲,后來的徐霞客則是22歲。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開放的中國,也需要有人去遠方旅行。汪大淵應運而生,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連接了歷史,對接了世界,也使得后來的人在回顧歷史的時候,會因為中國也擁有汪大淵這樣的青年旅行家而自豪。
對于每一位懷揣夢想的人,汪大淵還告訴后人,一個人要不負此生,就一定要緊緊抓住年邁之前的青春,死亡之前的生命。汪大淵寫過很多的詩,其實他就是一位海上行吟詩人。他說:“所過之地,竊常賦詩以記其山川、土俗、風景、物產(chǎn)。”在斯里蘭卡看到珍貴的珊瑚,他興奮異常,竟“次日作古體詩百韻,以記其實。”可見,寫詩是他旅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他收集資料的一種方式。在藍色的大海上,一位年輕的詩人,用散發(fā)著韻律的詩歌表達著自己奢侈而浪漫的風采,擊碎著旅途上的所有不快。只是可惜,他的詩歌作品沒有一首流傳下來。
這是歷史的缺憾,但歷史也有補償。約270年后,大旅行家徐霞客橫空出世,不僅留下了60萬字的游記,還留下了30余首詩歌作品??梢哉f,元明時期,中國內(nèi)有徐霞客,外有汪大淵,成為中國旅游史上的兩座高峰,至今屹立在世人面前,等著人們?nèi)ヅ实?、去超越?/p>
(來源:北京青年報;秦志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