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記載,劉備因平定黃巾軍有功,而被任命為安喜縣尉(今河北定州東),這是劉備事業(yè)的起點。說到安喜縣尉,有兩個有意思的細節(jié)。
一,安喜縣當年就屬于中山國,離滿城漢墓的出土地并不太遠,劉備從沒想到,自己離先祖曾經這么近過。這只有一千七百年后的現代人才知道。
二、劉備當安喜縣尉幾乎是拿命換來的。南北朝的裴松之在給《三國志》做注時,引用《典略》的記載,講述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jié):青州刺史接到皇帝詔命,派從事(刺史的佐官)率兵討伐漁陽張純的反叛,路過青州所轄的平原國時,劉子平(史書未記載其為何職)把劉備推薦給了從事,一同去幽州討伐叛軍張純。不料,路上遇到黃巾軍,劉備在戰(zhàn)斗中受傷,躺在地上裝死,躲過一劫。劫后余生的劉備,因此做了中山郡的安喜縣縣尉。
東漢編年體史書《后漢紀》有一句記載至關重要,“(初平二年秋七月)公孫瓚以劉備為平原相”。191年,劉備成為平原國(今山東平原縣)的國相,這是太守級別(郡一級的最高長官為太守)的職位。涿縣青年劉備,終于帶著“漢室宗親”的光環(huán),走上了歷史舞臺。
因為戰(zhàn)火頻仍,想通過地上文物一窺三國時期幽州、冀州一帶的生活圖景,并不容易,好在地下文物,為后世留下了諸多線索。
在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文物中,展出了一件寶物:錯金銀鑲嵌銅豹。文物不大,長約6厘米,高約3厘米,但工藝極為精致,豹首側扭,前胸寬闊,臀部渾圓,將豹的威武勇敢、矯健敏捷刻畫得淋漓盡致。豹身用錯金銀工藝制作出梅花狀豹斑,極富想象力,豹的雙目鑲嵌瑪瑙,至今仍散發(fā)出奪目的光芒。

▍河北保定滿城漢墓出土的錯金銀鑲嵌銅豹
如果您對這件寶物沒有印象,沒關系,下面三個,多多少少都聽說過或者看過它們的圖片:金縷玉衣、長信宮燈、博山爐,這三件都是滿城漢墓劉勝墓及其夫人竇綰墓里出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