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走紅”之后
近兩月來,嘉興市圖書館因為一年辦5000場活動成了“網紅”,不僅在網絡上、媒體上獲得了大量的關注,還和故宮博物院、華為一同登上了“中國最佳創(chuàng)新公司50”榜單。
嘉興市圖書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的嘉郡圖書館,是全國建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之一。1915年,“嘉興公立圖書館”開始采用現代圖書館管理方法,制訂章程,對群眾開放借閱。1981年,嘉興恢復縣級市建制后,圖書館更名為“嘉興市圖書館”,館名由文學巨匠茅盾題寫。從1996年開始,嘉興市圖書館著手計算機自動化管理和電子數字資源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嘉興市圖書館逐步實現了從傳統(tǒng)圖書館向自動化、信息化轉變的過程。2003年,嘉興市圖書館搬入新館,開啟服務新征程。
“搬遷新館之后,我們開始用網絡管理老圖書館,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發(fā)。通過網絡,就可以把市、區(qū)、鎮(zhèn)、村各個級別的圖書館都統(tǒng)一管理起來,真正實現資源的統(tǒng)一流通、統(tǒng)一檢索、通借通還。”沈紅梅說。

嘉興市圖書館開展的“夕陽紅E族”信息素養(yǎng)培訓活動現場。 (嘉興市圖書館供圖)
從嘉興市開始探索并建設城鄉(xiāng)一體化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至今,已有12年。這個高效運行體系也被業(yè)界稱為“嘉興模式”。
“傳統(tǒng)圖書館的工作是以書為中心,而現代圖書館則是以人為中心。這一轉變必然要求圖書館改變服務形態(tài),從讀者真正的需求出發(fā)提供有效的服務。”沈紅梅打開手機微信群,各個分館、智慧書房的負責人正紛紛上傳當天舉辦活動的熱鬧場景照片。“如今我們對外建立起嘉興市圖書館的品牌效應,圖書館內部也形成了積極開展活動、創(chuàng)新內容的文化。”
這兩天,圖書館活動推廣部主任程玉芳正在四處為“南湖講壇”活動尋找授課專家。這個活動邀請眾多專家大咖到圖書部坐堂開講,有的大專家還走進了鄉(xiāng)鎮(zhèn),走進了村子里。“南湖講壇”活動已連續(xù)開展了近15年,最少每月兩場,幾乎場場爆滿。一位聽眾這樣留言:“課講得如此生動,令人回味無窮,嘉興人對文化的執(zhí)著也令人驚訝!”
在新的一年,嘉興市圖書館還醞釀了更多的嘗試和探索,比如正在建設的嘉興市圖書館二期,在未來有望成為展示自然、“閱讀”自然的圖書館,嘉興市圖書館也還在尋求跨地域的合作,進一步拓寬細分專業(yè)領域活動,不斷根據讀者的實際需求,開發(fā)新的課程、推出新的活動。
“一個城市的圖書館,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定位。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為提升整個民族文化素養(yǎng)服務,圖書館應該是人民的終身學校。”沈紅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