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口的外來務(wù)工人員眾多,他們的子女也跟著遠離故鄉(xiāng),缺少陪伴的他們,很難真正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蔡妙香告訴記者,有一名經(jīng)常來圖書館看書的孩子,老家江西,得了癌癥,但家人完全抽不出時間照顧他,甚至連上醫(yī)院都是他獨自去,圖書館是他平時最喜歡來的地方,一坐就是一天;帶著孩子輾轉(zhuǎn)搬廠三次的“巧云”,想再次把工廠搬到李林村,只因為愛上了這座圖書館,她想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故鄉(xiāng)”的記憶。因此,每次有活動,母女倆從未缺席。
李林公益圖書館,成了許多人心頭“故鄉(xiāng)”的樣子。“這不就是圖書館存在的意義嗎?讓缺乏陪伴的孩子,在閱讀中收獲力量,讓更多外來務(wù)工人員找到歸屬感。”對于“年輕”的李林公益圖書館,或許仍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也面臨著絕大多數(shù)公益圖書館資金緊缺的困窘,但正是它的存在,讓這片“遠方”的土地,吟唱意味深長的詩,一字一句,動人心魄。

請掃描圖中二維碼查看精美H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