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記者了解,在殿前這座城中村,外來務工人員占比超八成,有些家庭甚至五六口人擠在十幾平米的單間內,跟隨他們而來的子女們,面臨著眾多家庭與社會的問題:缺乏家人陪伴、打架斗毆、遭受霸凌、升學困難……因此,在方曉艷看來,一座城中村圖書館的建立,對這群孩子而言,不僅可以提供給他們一個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讓他們不再游蕩街頭;還能給他們提供“心靈港灣”,揮散成長過程中積累在內心的陰霾。

“我們打造的是一個家門口的圖書館,按照孩子們放學的時間開館,讓孩子把圖書館當成自己的第二個‘馨家’,放學后在這里寫作業(yè),閱讀交流,分享討論。”方曉艷告訴記者,孩子們對圖書館運營很了解,“許多孩子都在圖書館當志愿者,我們都會對他們做‘崗前培訓’。”讓孩子們真正成為圖書館的“主人翁”,展示自己,發(fā)揮所長,是高殿圖書館最突出的特色。到目前為止,圖書館小志愿者已經達到了上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