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會員卡廣告1936年就登上了報紙
幾十年前,廈門電影院有一套自己的經(jīng)營策略,并且對顧客的服務(wù)還很到位。
1936年5月1日的《廈門大報》上,有一則長長的《思明戲院發(fā)售樓下月券啟事》:本院為謀觀客利便起見,決自五月一日起,發(fā)售一種樓下月券,每券法幣三元,內(nèi)分十二格,足供整一個月觀劇之用,茲將簡章辦法列下。本券售法幣三元,有效期間,整一個月(由購券之日計算),期滿作廢。
但對這種券,也有諸多使用規(guī)定。比如,逢換片,可持此券向售票房蓋戳片名,換取入場券入院,但每片只限一次;凡購此券,遇巨片增價時,仍一律通用;每月底憑所售券上號碼開簽一次,獎品分一二三等獎。“會員卡、抽獎、贈品等這些競爭手段,早在近百年前就已經(jīng)在廈門出現(xiàn)。”郭老說,除此之外,戲院還經(jīng)常通過加演的方式籠絡(luò)客源,例如在正片開始前加演笑劇兩本,抑或加演《葡萄仙子》一類的短劇。

除了印制電影說明書、為觀眾介紹電影劇情以外,每當(dāng)電影院要開映新片,都會在報紙上造勢,做足噱頭。1927年,由周文珠、王元龍、黎明暉、韓云珍合演的《透明的上海》將在鷺島上映,片方在報紙上做了大幅廣告“不日開映先此布告”。當(dāng)時的演員和制片人已經(jīng)懂得在各地做宣傳推介活動。
4 巨幅電影海報從五樓一直垂到二樓
早期廈門的電影院,在新片上映之前會大肆宣傳,介紹劇情、導(dǎo)演、演員和歌曲,放出一些劇照。還會進行游街宣傳,安排十幾個人抬著廣告牌,列個隊形走在大街上,敲鑼打鼓地叫賣,喊著影片中的經(jīng)典臺詞,也帶著喇叭進行廣播宣傳。通常是今天搞宣傳,明天就放映。
后來,電影院都會在電影上映之際,利用建筑物的墻面,由電影院長期聘用的美工繪制巨型海報。
郭老記得,20世紀(jì)40年代,有部名叫《蕩婦心》的電影在廈門非?;鸨?,思明電影院五層高的建筑上掛起了一幅巨幅的電影海報,從第五層一直垂至第二層,覆蓋了四層高的樓面,一時蔚為壯觀。
除了戶外廣告以外,電影院在每部電影上映時,都會印制電影說明書隨票附送,有時遇到熱門電影,就會將一大疊說明書放在收票處讓觀眾自取,說明書上面不僅有劇情梗概,還有導(dǎo)演、編劇和演員的介紹,甚至有的還會附上電影主題曲的歌詞和簡譜,以便人們傳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