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心檔案
姓名:蔡佳泓
畢業(yè)院校:廈門工商旅游學校春季 高考分數(shù):515.2
第一志愿:廈門城市職業(yè)學院旅游管理專業(yè) 預計學費:6650元/年
“高考那天,爸爸‘走了’,我要學好本領,替爸爸照顧好媽媽。”

臺海網(wǎng)7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立宇/文 沈威/圖)從蔡佳泓記事起,爸爸就因病不能工作。
媽媽沒有文化,為了挑起生活的重擔,每天都要打好幾份零工。
蔡佳泓從小就孝順懂事,不僅陪伴和照顧爸爸,還在爸爸的指點下,學會了各種家務。無論晚上幾點到家,媽媽總能吃上一口熱乎乎的飯菜。
小學畢業(yè)那年,蔡佳泓過斑馬線的時候,被撞成重傷,至今左臂上仍留有一道很長的傷痕。雖然影響到了學業(yè),但她仍堅強地鍛煉,學習,甚至幫媽媽打工……
就在蔡佳泓參加春季高考的那天,爸爸走了,如今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對于爸爸生前的叮囑,蔡佳泓記得十分清楚:“要好好學習,將來要認真做事,好好做人,好好照顧媽媽!”
想到近2萬元的學習費用,蔡佳泓的心情變得更加沉重。家里沒有積蓄,年近花甲的媽媽收入微薄,她不能、也不忍再讓媽媽打那么多份工。最近,她開始找一份暑期工,想幫媽媽分擔些壓力。
坎坷 父得重病,她遇車禍
在廈禾路696號之四,導報記者見到了蔡佳泓,她有些內向。
一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蔡佳泓和媽媽一起住,電視、冰箱和風扇是這里全部的電器。“在佳泓很小的時候,她的爸爸就患上了肺功能障礙。”媽媽出門打工不在家,蔡佳泓的姑姑告訴導報記者。
蔡佳泓爸爸的病,嚴重到多走幾步路,都會喘不上氣,不要說出去工作,就連家里的事情都基本做不了,只能靜養(yǎng)。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2年的時候,蔡佳泓出事了。那一年,蔡佳泓剛剛小學畢業(yè)。有一天,她走在回家路上,正穿過斑馬線,突然,一輛飛馳而來的車狠狠地撞上了她。蔡佳泓被送進了醫(yī)院,直到50天后,才蘇醒過來。
蔡佳泓因此休學了一年,不僅隨后的學業(yè)受到了影響,骨折的左臂至今仍留有一條長長的傷痕,且不能提太重的東西。
困境 媽媽一天打幾份零工
蔡佳泓家有領取低保金,但并不足以支付一家三口的開銷。爸爸不僅需要長年服藥,有時還要吸氧,而蔡佳泓要讀書。生活的重擔,完全落在了蔡佳泓的媽媽一個人肩上。
蔡佳泓的媽媽沒有文化,沒辦法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只能打一些零工。但是,媽媽很堅強,每天凌晨4點多,就去菜市場幫人打下手,賣水果、賣蔬菜。一直忙到中午,她就隨便吃點東西,也沒有休息,1點多就要趕去打下一份工。
像這樣的零工,媽媽要一直做到晚上,基本八九點才能到家,忘記吃晚飯那是常有的事,有時還受傷。蔡佳泓的姑姑說:“有一回,蔡佳泓的媽媽幫人做龜苓膏,被熱水燙傷了腳,但她穿上大一兩號的雨鞋,還是堅持去上班。”
就算這樣,一個月也只不過能多收入六七百元。但為了這個家,蔡佳泓的媽媽任勞任怨,無怨無悔,這樣一忙,就是風雨無阻的十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