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的學費是貴了些,但我相信困難是暫時的。既然要學,我就要學到最好,不能輸!
姓名:葉慧櫻
畢業(yè)學校:廈門外國語學校
分數(shù):631分(理科)
第一志愿: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
預計學費:前兩年5500元/年 后兩年15000元/年
臺海網(wǎng)7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立宇/文 沈威/圖)人生難免會遇到一些溝溝坎坎,改變不了,就調整好心態(tài),接受它。
“在我高三這年,爸爸下崗了,家庭收入一下少了很多。”盡管生活困難,但從小就聰明懂事的葉慧櫻并未被“困住”。高考一結束,她就開始找暑期工,既為自己籌措學費,同時也是為父母減輕負擔。
對于目前家里遇到的困難,葉慧櫻樂觀地說:“爸爸雖然下崗了,學費又貴了些,但我相信,困難是暫時的。”
1 爸爸下崗家庭收入銳減2/3
葉慧櫻是集美灌口人,但她一家人都住在角美鎮(zhèn)龍池開發(fā)區(qū),這是因為父母所在的工廠,在2003年從廈門湖里區(qū)搬到了這里。
這原本是一個日子過得去的普通家庭,父母兩人的工資基本能夠滿足一家人的生活開銷,只是沒有什么積蓄。可就在去年,葉慧櫻剛上高三的時候,工廠精簡員工,慧櫻的爸爸因此下崗了。家庭突然沒有了近三分之二的收入。
慧櫻的媽媽現(xiàn)在是一名辦公室資料員,一個月到手的收入只有兩三千元;爸爸暫時還沒找到新的工作,還領著失業(yè)金。所有這些收入加在一起,也只能勉強維持這一家四口最基本的生活花銷。加上奶奶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需要長年服藥,妹妹身體也不太好,如今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只能用“捉襟見肘”來形容。
在找到新的工作之前,為了能夠貼補一些家用,慧櫻的爸爸從一家工廠領回來一些原材料,在家組裝彈簧組。“組裝一個彈簧組一分錢,一天掙個二三十塊錢。”爸爸無奈地說,“錢不多,但好歹能夠貼補一點,現(xiàn)在需要花錢的地方真是太多了!”
2 聰明勤奮獎狀積累厚厚一本
“慧櫻是個聰明孩子,又好學,真的為我們省了不少心!”葉慧櫻的媽媽欣慰地說,“我們夫妻倆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學習上幫不上忙,只能在生活方面多照顧她一些;之前掙的錢也不多,花錢補習基本不太可能,從小學到高中,都是靠她自己。”
一邊說著,媽媽一邊捧出一本厚厚的資料冊,里面放滿了慧櫻多年來獲得的各種獎狀:有單科年段第一名,有期末考年段第一名,還有第3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廈門市一等獎等。“腦子比較好用,接受能力比較強一些,我感覺在學習上還是比較輕松的。”談到自己的學業(yè),慧櫻顯得很自信。初中的時候,葉慧櫻的成績基本都排在年段前三名;考進了廈門外國語學校,她被分在實驗班,雖然開始時成績排在年段20名左右,但經(jīng)過她的努力,很快成績就穩(wěn)定在了年段前幾名。
也正因為總結出了一套學習方法,在學業(yè)上相對比較輕松,在高中階段,慧櫻還參加了不少活動:參加學校的志愿者協(xié)會,以志愿者的身份去參與動物保護工作;去幫助自閉癥兒童的特殊機構,協(xié)助老師上課;參與學校的美式辯論協(xié)會,參加辯論賽,還拿過“最佳辯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