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旗幟 見證新時代變遷
2005年,白錫仁放下手中的船舵,退休了。但輪渡情,生生不息,從父輩傳到女兒手中。

▲白錫仁、白璐父女合影
2006年,女兒白璐進入輪渡公司,成為一名售票員,在船上二層雅座售票。一天下來,大半時間都在海上漂,同事覺得暈船,白璐卻沒感覺,因為船就是她成長的地方。“小時候跟著父親,他開船,我就在旁邊看,有近一半的童年時光都在坐船,寒暑假、周末都在輪渡碼頭。”每天往返于廈鼓鷺江之上,父親的辛苦,白璐看在眼里。
她最喜歡父親身著制服,握住船舵,目光與大海相接的樣子。她知道,這份辛苦,終究能釀出幸福。
70年后,白璐站在與奶奶當(dāng)年同樣的工作崗位上。改變的,是日益寬敞的售票環(huán)境,是紙質(zhì)船票、鋼制船票、電子船票的升級換代;不變的,是應(yīng)對改變、挑戰(zhàn)時,那一份不辭辛苦。在白璐看來,這或許就是父親握住船舵時心里的幸福。“當(dāng)年奶奶加班數(shù)票的場景,不會再有了。如今的輪渡在線上提前購票,一張身份證、刷個臉就能登船了。”白璐笑笑。
14年來,白璐一直在客運服務(wù)一線工作,從一名售票員成長為一名客運主管,“奶奶和父親就是為我領(lǐng)航的駕駛舵,他們把輪渡人踏實、肯干的精神傳給我,我也會繼續(xù)傳遞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