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游客旅游體驗
張彤
鼓浪嶼游覽區(qū)管理處游客中心經(jīng)理張彤是廣西人。她從沒想過,自己會在鼓浪嶼上工作,而且一干就是14年。
閑暇之余,張彤本可以在家休息,但她更愿意坐船上島,帶著手風琴,和小伙伴一起練唱。近年來,鼓浪嶼上的家庭音樂會,再度煥發(fā)活力。
“一年以來,許多和我一樣熱愛音樂的市民、老鼓浪嶼人帶著樂器回到島上,自發(fā)地在固定地方演出,島上的音樂氛圍愈發(fā)濃厚。”張彤說。
音樂、書法、攝影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沙龍活動日益豐富,這讓鼓浪嶼人興奮不已。“他們回到島上‘話仙’,聚在一起,向市民游客講述鼓浪嶼的人和故事。”張彤說。
同時,景區(qū)還著力打造文化使者隊伍,推出“鼓浪嶼文化遺產(chǎn)高端私人定制游”,推出建筑文化、音樂文化、名人故居等主題線路。
“今年,景區(qū)推出了電子二維碼門票,不僅減少了游客購票的排隊時間,同時還給游客帶來了新的游玩體驗。尤其是智能檢票閘機,只需幾秒就能快速入園。很多游客反映,這一舉措方便快捷。”張彤說,按照國際遺產(chǎn)保護組織的意見,鼓浪嶼景區(qū)嚴格執(zhí)行景區(qū)限流舉措。申遺成功后,即便是旅游旺季,游客在鼓浪嶼游玩時,依然感到十分舒心。
“五重身份”守護琴島
許雋姝
許雋姝是土生土長的鼓浪嶼人,她深愛著這個小島。她有“五重身份”:鼓浪嶼音樂廳演奏員、鼓浪嶼志愿者、工作人員、“導游”和文化傳播者。
白天,許雋姝在鼓浪嶼管委會上班,晚上當志愿者,勸導文明旅游、垃圾分類,還經(jīng)常為上島參觀交流的人員演奏鋼琴,帶領參觀團,開展鼓浪嶼文化宣傳。
這一年多的時間里,許雋姝隨時轉換身份,仿佛有無限的精力。見證了鼓浪嶼這一年來的變化,她感受于心,并坦言,愿意用畢生去守護鼓浪嶼。
“環(huán)境更整潔、更安靜,游客的素質也隨之提高了。”許雋姝說,鼓浪嶼申遺后,從環(huán)衛(wèi)、綠化到人文素質,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7月8日,在鼓浪嶼申遺一周年這天,鼓浪嶼管風琴藝術中心正式對外開放。此前,唱片博物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鼓浪嶼歷史陳列館等文化建筑也在這兩年相繼開放。
許雋姝將53個鼓浪嶼景點全部熟記于心,多次帶領各國記者、國內名人、世界頂級藝術家等去參觀,她已經(jīng)走壞了好幾雙鞋。
申遺后,許雋姝和同事們能夠有幸邀請到許多世界級藝術大師,從全球頂尖的風琴大師拉特利到鋼琴家朱曉玫,他們都為鼓浪嶼音樂文化帶來了國際范兒。
“我們還研發(fā)了‘呆萌’可愛的鄭成功將軍系列旅游產(chǎn)品,自留或送人都很有特色。”她說,在文化旅游產(chǎn)品研發(fā)上,鼓浪嶼也下足了功夫,展示出了自己的文化底蘊。
為了讓世界感受到鼓浪嶼文化,許雋姝認為,文化傳播不能停。為此,她和廈門大學的同學以及同事們組織策劃了各類文化活動。
接下來,她將開始忙碌參與合唱節(jié)、鋼琴節(jié)等準備活動。據(jù)介紹,今年的鼓浪嶼合唱節(jié)將邀請內蒙古、香港及廈門本地的合唱團登島表演,還將開展“合唱團快閃”活動,讓游客感受鼓浪嶼濃厚的音樂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