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食物
在展廳的展柜中,有一件特殊的掛飾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據(jù)講解員伊克拉木的介紹說,這是件特殊的的掛飾其實是新疆的錫伯族群眾的原始信仰——“喜利媽媽”。“喜利媽媽”是保佑子孫繁衍和家宅平安的女神,“喜利”在錫伯語中的意思就是“延續(xù)”,意思是有了女祖宗,子子孫孫才能不斷地繁衍生息,一代接一代地傳下去;也包含保佑家宅平安和人丁興旺之意。
喜利媽媽,是一條兩丈多長的絲繩,名曰“索繩”,上面系小弓箭、小靴鞋、箭袋、搖籃、銅錢、布條、嘎拉哈(豬羊的背式骨)、木鍬、木叉等物。其中嘎拉哈(借“背”音)表示輩數(shù),即添一輩人,加一個嘎拉哈;小弓箭表示男兒,添一男孩,兩個嘎拉哈之間就添一張小弓箭;布條表示女孩,這一輩有幾個女孩,就有幾塊布條;搖籃、小靴鞋等表示子孫滿堂;箭袋表示男兒長大之后,成為騎射能手;銅錢表示生活富裕;木鍬、木叉等表示農(nóng)業(yè)豐收。聽完伊克拉木的介紹后,廈博的講解員紛紛表示,這項錫伯族的傳統(tǒng)民俗活動和閩南地區(qū)的數(shù)宮燈、添燈的習俗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家族對于子孫繁衍的期許。
“喜利媽媽”生育風俗
還有兩件少數(shù)民族的嬰兒搖床非常別致和具有當?shù)靥厣?。一件用樺樹皮做的簡易搖床,可以掛在庭院或野外的樹上;一件實木做成,雕刻精美,具有濃郁的維吾爾族文化特色。
錫伯族搖床
維吾爾族搖床
— END —
我們的地址:思明區(qū)體育路95號文化藝術中心
一起來廈博吧!
世界那么大,史詩級的古物有著“她”所要陳述的故事。
在廈門市博物館,你能感受到文物藝術的魅力。
來廈博,聽有趣的故事,賞真正的甄品……
更多精品,等你來看
來源:廈門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