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
搭起跨越海峽兩岸的和平橋
鳳凰花開一園春,兩岸同歌一家親。8月22日、24日,作為鷺島小天使青少年文化交流訪問團赴臺交流的重頭戲——“2017鄉(xiāng)土鄉(xiāng)音·兩岸情文化交流晚會”分別在臺北文山社區(qū)、臺中雙十中學舉行。
來自廈門的52名小天使與當?shù)厣鐓^(qū)居民、小朋友們一起同臺表演,用歌聲傳遞友情,用旋律演繹真情,用舞蹈表現(xiàn)對美好未來生活的期盼和追求。
振鷺于飛,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晚會在《振鷺于飛》的翩翩舞姿中拉開帷幕。民樂揚琴獨奏《春到清江》、琵琶獨奏《六幺》,時而是輕柔舒緩的琴聲,時而鏗鏘熱烈的琵琶聲,讓臺下觀眾身臨其境,享受視聽盛宴;民族聯(lián)舞《羅敷行》、《小自在》、《新疆舞》等,讓觀眾在悠揚的曲調(diào)中領略了豪邁灑脫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缎麓簶贰泛献喟讯Y堂的氣氛推向一個小高潮。演出越來越精彩,傳弦音,意韻悠揚;承民風,氣韻軒昂,獨舞《雀之靈》、群舞《致我們?nèi)缁鹎啻骸返?,舞者用飄逸靈動的舞姿和燦爛的笑容,盡情釋放著童真和青春,充分展示兩岸青少年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閩南曲藝《楊門女將——楊排風》等以傳統(tǒng)曲藝的方式展現(xiàn)了閩南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
晚會歷時一個多小時,11個節(jié)目輪番上場,觀眾席上不時傳來陣陣掌聲,把現(xiàn)場氣氛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最后,晚會在《明天會更好》的美妙歌聲中結束,現(xiàn)場的演員和觀眾都輕哼著這首熟悉的曲調(diào),道出了兩岸青少年之間依依惜別之情。“這次的文化交流讓我感悟頗多,同時也感覺肩上有一種沉重的使命感。我們盼望著海峽兩岸關系水乳交融,也能像歌詞中寫的一樣‘明天會更好’!” 來自廈門的“小天使”江好如是說。
同樣來自廈門的“小天使”唐妤欣則表示:“我們隨著音符躍動,猶如一只只小白鷺,橫跨海峽,情牽兩岸。希望有更多像我這樣的小天使們通過文化交流,為海峽兩岸搭起一座心連心的和平橋,促進兩岸同胞一步步走近,互相了解。”
鄉(xiāng)土鄉(xiāng)音
建立相互了解加深友誼的渠道
訪問團還深入臺灣的社區(qū),與當?shù)鼐用窆矓⑧l(xiāng)情。
“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閩臺“五緣”,源出一家。在臺北文山區(qū),訪問團與當?shù)鼐用耖_展了富有創(chuàng)意、接地氣的交流活動,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讓彼此之間心靈相通。
參加交流活動的臺灣相關方面負責人羅智強表示,小天使交流活動,是一次“走心”的活動,他們通過音樂、舞蹈、戲劇等文化交流,讓我們感受到廈門與臺灣民眾的濃濃親情。兩岸本就是一家親,應該多加強交流交往。
市臺聯(lián)黨組書記、會長蘇甦告訴記者,交流活動是兩岸青少年相互了解的窗口和交流的平臺。小天使交流活動,是開啟兩岸同胞情感交流的一把鑰匙,一批一批的小天使逐漸成為兩岸交流的橋梁和紐帶。通過探討交流,臺灣青少年更加了解大陸,廈門小天使向臺灣推介廈門,展現(xiàn)大陸的青少年素質(zhì)教育成果,進一步弘揚閩南文化,不斷堅實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青年基礎,建立相互學習、相互了解、加深友誼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