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圣旨誰寫的?
皇帝有時候會親自書寫圣旨,也會交給手下人去寫,這些人稱為“庶吉士”,是在進士中擇其最優(yōu)秀者,由皇帝親自選定。
由于圣旨從擬稿到書寫均由當朝精英來完成,因而這些圣旨在具備富史料價值的同時,更具有極大的藝術欣賞價值。其行文的精悍洗練,幾乎達到了“增一字嫌其累贅、減一字達意不確”的程度。漢文書法為端莊的小楷,氣度雍容,圓潤飄逸,字跡筆畫突兀,猶如浮雕一般,歷經(jīng)滄桑卻風采不減,委實令人驚嘆。
在文字方面,明清圣旨最明顯的區(qū)別在于明朝圣旨只用漢文一種文字書寫,而清代圣旨則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完整的清代圣旨漢文的行款從右至左書寫,滿文的行款從左至右書寫,合于中幅書寫日期,鈐蓋“制誥之寶“或“敕命之寶”璽印。
04
圣旨放哪?
看,圣旨就放在這里,這個箱子叫圣旨箱,由技藝精湛的工匠制作,是一件難得的木雕工藝品。
見圣旨如見天子,朝廷明文規(guī)定,受封人得旨后,對圣旨要嚴加保管。如遇水、火、盜、毀等失去者必須申請補給;如保管不慎導致蟲蛀、損壞或受潮污染者,罰俸祿六個月;如將圣旨典當,經(jīng)查實則革去官職;如違反刑律,則追奪繳還……
在古代,圣旨保存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如果被老鼠咬了或者蟲子蛀了,輕者罰俸祿,重者革職查辦!
皇帝對于一道圣旨,并不是一次就寫完的,可能會分好幾次寫,每一次在一道圣旨上加一些東西,直到這道圣旨不能再寫。所以,圣旨必須好好保存下來,以便日后使用。大家看,圣旨一般都不短,絕不是電視劇里那樣可以輕松展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