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名稱:紫氣東來 圣旨駕到——圣旨博物館館藏珍品展
時間: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2月28日
紫氣東來 圣旨駕到
關(guān)于圣旨,廈博君已介紹了多期啦!
今天我們不說圣旨,來說說服飾~
來看看那個時代的那些美麗華服
我國服飾文化的歷史源流,可溯源自三皇五帝。服飾既是“衣食住行”之首,同時又包含深刻的文化性。
隨著社會發(fā)展以及生產(chǎn)力的提高,服飾的實用性越來越衰減,而象征意義則不斷得到加強。歷代王朝都規(guī)范和管理各階層的穿衣戴帽,服飾的質(zhì)料、色彩、花紋和款式都有詳盡的規(guī)定,使它能最顯著、最充分地表現(xiàn)人們的身份地位,成為尊卑貴賤等級序列的標志。
鑲藍旗甲胄
甲,指鎧甲;胄,指頭盔。甲胄結(jié)合起來亦稱盔甲。
“滿族八旗甲胄”,分為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八旗甲胄由上衣下裳,護肩、護腋、前襠、左襠、頭盔組成。
甲為綢面藍布里,內(nèi)敷絲綿,甲面上均勻布滿鍍金銅釘。這套甲胄的頭盔上面的飾物,鳳在上,龍在下。
清朝只有慈禧當政的光緒時期才使用這種上鳳下龍的制式。
蟒袍、補服
清代紅底繡八寶莽袍
清代冠服制度十分完備,上自皇帝、后妃、皇子親王、宗室皇親,下至文武品官,均按規(guī)定穿戴冠服,不得有半點差錯。
對襟官補朝服
冠服制度
一品、從一品紅寶石頂戴,九蟒五爪蟒袍,文官仙鶴補服、武官麒麟補服。
二品、從二品紅珊瑚頂戴,九蟒五爪蟒袍,文官錦雞補服、武官獅子補服。
三品、從三品藍寶石頂戴,九蟒五爪蟒袍,文官孔雀補服、武官豹補服。
正四品、從四品青金石頂戴,八蟒五爪蟒袍,文官鴛鴦補服、武官虎補服。
正五品、從五品水晶頂戴,八蟒五爪蟒袍,文官白鷴補服、武官熊羆補服。
正六品、從六品硨磲頂戴,八蟒五爪蟒袍,文官鷺鷥補服、武官彪補服。
正七品、從七品素金頂戴,五蟒四爪蟒袍,文官鸂鶒(xī chì)補服,武官犀牛補服。
正八品、從八品陰文鏤花素金頂戴,五蟒四爪蟒袍,文官鵪鶉補服、武官犀牛補服。
正九品、從九品陽文鏤花素金頂戴,五蟒四爪蟒袍,文官練鵲、武官海馬補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