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圣經(jīng)》之后的最偉大小說,主婦菜藍子放著它
馬爾克斯醞釀創(chuàng)作《百年孤獨》花了20多年,他要為童年經(jīng)歷的小鎮(zhèn)創(chuàng)造一幢完美的藝術大廈。1952年隨母返鄉(xiāng)時,已寫好初稿,1965年全家人開車外出時,童年記憶頓時像一道閃電劃過他腦海,他猛然意識到要用外祖父母講故事的方式來寫這部小說。他當即掉轉車頭,回到旅館住處,此后一年半足不出戶,1967年6月,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百年孤獨》正式出版。
《百年孤獨》打字稿共490頁30萬字,遭遇了被屢屢退稿的經(jīng)歷。這是一部史詩般的作品,起初卻被批評為“詩歌味道太濃了”。后來馬爾克斯把書稿寄給阿根廷的南美出版社,他和太太到郵局寄書時,需要郵資82比索,馬太太搜遍全身,只有50比索,兩人就先寄走郵資50比索的部分書稿。回家后,妻子變賣了所剩無幾的家當,才把剩余書稿寄出。這時,他們才發(fā)現(xiàn),先寄出去的竟然是小說后半部分!
《百年孤獨》很快以每周重印一版的速度從南美出版社面世,行銷到整個西班牙語世界,一夜間名滿天下。一天,馬爾克斯上街看到主婦菜藍子里都放著《百年孤獨》,他突然明白,自己真正出名了!此后,馬爾克斯小說中從未出現(xiàn)過馬孔多小鎮(zhèn),因為馬孔多藝術大廈在該書中已經(jīng)完全建成。
《百年孤獨》是繼《圣經(jīng)》之后最偉大的小說,一定意義上說是對《圣經(jīng)》的一種細化和詮釋,例如詳細描述了洪水浩劫與諾亞方舟情形。《圣經(jīng)》是非常傳大的作品,是一切小說的源頭,構思宏大,語言精彩,人物繁雜,很難為小說家所把握。
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說過,《百年孤獨》故事都是這家伙(馬爾克斯)的幻想,但他虛構的是那么真實!一位美國評論家說,《百年孤獨》是任何世紀這類杰出作品中的杰作。《紐約時報》稱,它是《創(chuàng)世紀》之后,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1982年,馬爾克斯因《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稱:“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chuàng)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xiàn)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英籍華裔女作家韓素英說,“馬爾克斯是諾貝爾文學獎唯一沒有爭議的作家。”另有評論家稱,諾貝爾文學獎未必給馬爾克斯帶來什么榮譽,但馬爾克斯會使諾貝爾文學獎聲譽有所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