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6月1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俞舒林 張媛 吳生林) “每年夏天到福建參加海峽論壇,我們都很期待。在臺灣不易見的老友,反而在廈門相見了,這是一種緣分。”臺灣學者、統(tǒng)一聯(lián)盟黨主席戚嘉林昨日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他13日將出發(fā)來廈,他身邊很多朋友對海峽論壇都十分熱情,有的沒買到臺灣直飛廈門的機票,就繞道來參加海峽論壇。
戚嘉林已連續(xù)參加多屆海峽論壇。他說,海峽論壇在島內(nèi)可謂家喻戶曉,這是非常靚麗的兩岸交流平臺。“金門與廈門‘門對門’,已經(jīng)形成一日生活圈。走在廈門的街道,能聽到閩南語,商店里也播放著閩南語歌曲。”戚嘉林表示,海峽論壇將主會場設(shè)在廈門,廈臺之間歷史人文、語言習慣、生活習俗與宗教信仰高度相近,地理與文化的連接,讓臺灣同胞有天然的親近感。
戚嘉林指出,目前臺灣85%民眾的祖先都來自福建與廣東。每屆海峽論壇設(shè)有姓氏、族譜、書法等諸多分論壇活動,讓臺灣同胞切實體會到兩岸同源、血脈相連。戚嘉林表示:“回到祖先曾經(jīng)居住的地方,我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當看到與自己同姓氏的家族時,感受無法用筆墨形容。”
島內(nèi)統(tǒng)派青年蘇恒指出,賴清德就職的“臺獨自白”導致臺海緊張形勢進一步升高,但大陸今年繼續(xù)舉辦海峽論壇,說明大陸在堅決反制“臺獨”的同時,仍順應“要和平、要發(fā)展、要交流、要合作”的臺灣主流民意,堅定推動兩岸和平與融合發(fā)展。她說,這次她將參加兩岸智庫論壇、海峽婦女論壇、海峽兩岸青年新媒體論壇等子論壇活動。
蘇恒表示,海峽論壇是兩岸間最重要、規(guī)模最大的民間交流活動,成為外界觀察兩岸關(guān)系走向的風向標之一。通過海峽論壇面對面的交流,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大陸對臺政策方向,更切實地體驗真實的大陸,希望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兩岸青年特別是臺灣青年參與海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