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服務國家對臺工作戰(zhàn)略支點
經貿合作日益密切。自1988年以來,先后設立海滄、杏林、集美三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qū),其中海滄臺商投資區(qū)是全國設立最早、面積最大的臺商投資區(qū)。截至2018年底累計批準臺資項目7500多個,累計實際利用臺資突破110億美元,占全省35%左右。
成為對臺經貿的重要口岸。截至2018年底,對臺進出口貿易累計5952.85億元人民幣,約占全省累計對臺貿易總額的55%左右。成為大陸從臺灣進口水果、酒類、大米、圖書及聲像制品最大口岸,目前廈門口岸臺灣食品類進口貨物批次占大陸進口總批次的50%左右,進口臺灣水果占全國比重增加到80%以上,占臺灣出口總量的60%。
直接往來更加便捷。2018年廈金航線運送旅客174.5萬人次,創(chuàng)歷年新高,累計出入境旅客占兩岸“小三通”的90%;廈門口岸臺胞出入境約2000萬人次,居大陸首位;大陸居民經廈門口岸赴臺灣旅游188.3萬人次,占大陸居民經福建口岸赴臺旅游的80%左右。
人文交流持續(xù)深化。打造了海峽論壇、臺交會、文博會、海圖會等50多個大型對臺交流活動平臺。目前在廈設立的兩岸交流合作基地和辦事機構達112個。“廈門惠臺60條”及細則順利實施,臺胞臺企“雙待遇”得到有效落實,臺胞在創(chuàng)業(yè)、就學、就業(yè)、居民待遇、參政議政等方面權益保障機制更加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