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節(jié)”花藝
設計師接力畫圖稿,兩個月用掉兩盒勾線筆
花藝設計師李江平是廈門李物藝術設計有限公司的設計總監(jiān),他坦言,后期設計時就像一場接力賽,跟時間賽跑。
林春在一張大畫紙上畫完雕塑部分,李江平就立刻取回來,繼續(xù)完成花藝部分。有時候林春畫到晚上10點多,李江平就接著畫到半夜;林春畫通宵,李江平就白天接著畫。
李江平說,大大小小的設計圖紙就有30多張,不斷修改、調整,全部都是手工畫的。每張圖紙先用鉛筆畫草圖,再用勾線筆勾線,時間最長的一張圖花了5個小時。這兩個月他就用掉了2盒勾線筆,是平時半年的用量。
12名花藝師工作30小時,精準把控最美一刻
歡迎晚宴用的是鮮切花,12名花藝師工作了30個小時完成了全部設置。
為了防止?jié)B水,李江平專門定制了一個3.8米的大鐵盤放在最底層。插花的時候,得先切割、拼接花泥,從里一層層往外插并注意高低起伏,每次布置結束后,花藝師都會手腳發(fā)軟。正式宴會前,要一次次“打樣”展現(xiàn)全案,他們都得這樣工作30個小時。
在準備歡迎晚宴時,花藝師們9月3日上午9點進場,一直忙碌到第二天早晨六七點。這還不包括之前處理花材的時間。正是對花期的精準把控,使得鮮花布置的時候大約開到7分,24小時后迎客時恰好開到8.5分,展現(xiàn)出最嫵媚的時刻。
【鏈接】
“鼓浪音韻”:
向世界展示中國花藝
5日中午夫人宴的桌面裝置藝術,同樣是由林春和李江平共同設計的,命名為“鼓浪音韻”。
夫人宴使用的是8.4米的長桌,中間裝飾的空間只有5米×0.4米,主雕塑呈現(xiàn)的是《鼓浪嶼之波》的音符從一本書中流淌而出。書是銅鑄的,如波浪般的五線譜是不銹鋼筋拉成的,上面的音符是林春專門畫好了圖樣,請人制作而成,再一個個精準地焊接在“五線譜”上。
李江平設計的花藝緊緊圍繞在五線譜的兩側,一個個翠綠的竹筒里盛著牡丹、芍藥、蓮蓬和澳洲臘梅,錯落有致地擺放著。為了保證竹筒的新鮮度,在擺設的前兩天,才在龍巖砍伐、切割。李江平說:“我們要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花藝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