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1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呂寒偉)昨天下午5點,松柏菜市場附近,到處是學生放學回家的熱鬧場面。但在松柏中學五樓的會議室里,三名高一學生安靜地坐著。他們的對面,是來自市城管辦、市交通研究中心及廈門信息港的專職人員及專家。
上周導報報道:松柏三名高中學生,經過1個多月辛苦調查,提出私人空置停車位拿出來再利用的建議。他們寫成的論文,昨天獲得了市建設局、市城管辦的認可。
三名學生是占超、沈博宇和趙鈺潔,兩男一女。他們抽查了中山路、江頭、松柏片區(qū)的停車場,包括住宅停車庫、商場停車場和辦公樓停車庫,發(fā)現(xiàn)90%以上的車庫,在不同時段,有40%-50%的空置率,最高時達69.78%。
“把空閑的私人車位,拿出來再利用,就是我們的研究目的。”三名學生說完,坐在他們對面的市城管辦交通處吳工,拍手稱贊。
“你們的課題,豐富了政府部門的措施研究,我們正在研究這種停車方式,不僅鼓勵企事業(yè)單位的停車場對外開放,還要鼓勵私人把停車位拿出來。”
但是,推動錯時停車有很大的困難。比如,萬一車主突然有急事回家,找不到車位怎么辦?臨時使用車位的車主,超時間停放,不守誠信,怎么辦?
吳工表示,盡管工作有難度,可為了緩解廈門的停車難問題,市建設局、市城管辦將從政策、措施、制度、服務平臺等方面進行研究,今后力爭找出一些有條件實施的小區(qū)作為試點,推行松柏中學三名學生提倡的“私人車位再利用”,以及其它的錯時停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