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廈門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正式開放,市民又多了一個可以游山、觀城、望湖、看海的休閑好去處。至此,我市健康步道的建成總里程達229公里,未來將逐步形成“一環(huán)一帶多廊道”的慢行系統(tǒng)。
上午,不少市民來到正式開放的廈門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看美景、拍美照,暢享詩意生活。林海線二期長約13公里,全線共設置34個出入口。
從環(huán)島路太清宮步行往上,是步道的“網(wǎng)紅打卡點”之一——盼歸塔。它三面環(huán)海,采用中置斜橋塔、環(huán)形橋面的斜拉橋體系,擁有270度的高點觀海大視角,緩步于橋面,仿佛海平面觸手可及。市民游客來到這里,還可以對望金門、俯瞰鷺島獨特的南部海景,感受到面朝大海的美好景致。
市民 毛建中:碧海藍天,看到廈門的這一片海,最美的這條海岸線環(huán)島路。
市民 繆惠芬:這條新的步道特別漂亮,有山有水又有風景,每走一步,看到的風景都是不一樣的,都是美景。
來到位于上李水庫湖畔的“萬石蒼海”節(jié)點,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座五層螺旋觀景塔。觀景塔串聯(lián)起山海步道與上李水庫公園,采用電梯與坡道的兩種交通方式,既滿足無障礙通行需求,還形成了錯落有致的觀景平臺,帶來360度無遮擋的景觀視野。
市政集團開發(fā)公司項目經(jīng)理 柳永團:林海線二期有一個特色亮點是智慧特色,比如說沿線設置了很多智慧桿,它實現(xiàn)了一鍵報警功能,還有進行一些智慧的物聯(lián),電子信息共享等。
市市政園林局介紹,以山海健康步道建設為契機,他們針對島內(nèi)森林林相結(jié)構(gòu)單一、森林生態(tài)功能及景觀差等問題,開展了林相改造。像梅海花臺節(jié)點,便利用了現(xiàn)狀自然山脈的坡度走勢,打造陽光花徑,形成以芬芳科普教育、感官體驗為主題功能的郊野花園。在這片占地約6000平方米的花海,紅的、粉的、黃的各色金魚草是主角,搭配使君子、錦屏藤、三角梅等爬藤開花植物,遠遠看去,宛如一幅“人在花中走、恰似畫中游”的田園油畫。
市民 李婷:我們從同安區(qū)那邊過來的,這里就是花海,風景很漂亮的。
市民 呂翔煒:給我的感覺確實是耳目一新,美人美景,什么都美,新的一年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自己也覺得心情舒暢。
林海線二期的開放,標志著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的全線貫通,至此,我市健康步道的建成總里程達229公里。這條“生態(tài)之道、便民之道、創(chuàng)新之道、景觀之道、智慧之道”,是市民游客共享城市發(fā)展成果、共賞廈門生態(tài)宜居之美的縮影。眼下,島內(nèi)正抓緊推進廈門山海健康步道花海線、望海線的前期工作,島外的濱海浪漫岸線三期(火炬大橋——澳頭)、濱海浪漫岸線(杏林大橋——新陽大橋)岸線提升等項目也在持續(xù)推動中,“一環(huán)一帶多廊道”的慢行系統(tǒng)正逐步形成。
本島步道系統(tǒng)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市市政園林局二級巡視員 王偉軍:“一環(huán)”主要是指廈門本島這塊,“一帶”指島外沿海的濱海步道,“多廊道“就是我們跟島外的溪流水系,還有沿山步道形成的景觀步道,“十四五”期間,全市健康步道準備達到500公里,這樣無論是島內(nèi)還是島外,廣大市民都能夠感受到步道帶來的獲得感。
來源: 廈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