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0月14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老年人是騙子重點瞄準的群體之一,有不少騙術專門迷惑老年人。隨著人們對“保健品”類騙局的防范意識提高以及全社會的有效監(jiān)管,針對老年人的騙術發(fā)生了變化。
據我市警方近期統(tǒng)計數據顯示,交友投資、冒充客服和兼職刷信譽這三類騙術中老年人上當受騙的較多。警方再次提醒老人:切勿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個人信息,更不要輕易向陌生賬號轉賬匯款。
【案例】

騙術1
交友投資
相信“導師”推薦投資 充值14.7萬元被清空
兩個月前,吳女士在瀏覽網站時看到一個關于A股分析的廣告,她點擊了解并填寫了個人信息。很快,她被拉進一個微信群,有老師直播上課分析股票行情等。
隨后,有個自稱導師的群友添加了吳女士的微信,對方稱A股不好做,推薦她購買港股,并發(fā)送鏈接讓吳女士下載“新橋證券”App購買港股。
吳女士在微信群里觀察了一段時間,發(fā)現所謂“導師”推薦的“港股”確實走勢都很好,這讓她也心動了。
9月21日至28日,吳女士通過手機銀行向那個App賬戶充值兩筆共計14.7萬元,并進行了買賣,平臺內顯示的余額共17萬元。9月29日,吳女士想要提現,打開App發(fā)現自己賬戶數據被清空了,而所謂的“導師”也聯(lián)系不上。她這才發(fā)現自己被騙了,趕緊報了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