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很不標準的普通話 報出多家“合作”銀行
王女士此前接受過反詐騙宣傳,覺得這名“客服”的話有漏洞,于是用另一部手機對通話進行錄音。
“客服”又打來好幾個電話,號碼歸屬地分別是格陵蘭、利比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等等。“客服”依舊操著不標準的普通話跟王女士溝通,強調(diào)王女士要配合銀行工作人員操作,否則當天晚上12時就要扣錢。
“客服”還報出很多家銀行的名字,說可以進行處理。她不耐煩地質(zhì)疑對方:“銀行是你家開的?既然京東能跟銀聯(lián)中心合作,為啥京東不直接處理,要讓我去跟銀行工作人員聯(lián)系處理?”
王女士早已懷疑是接到詐騙電話,但她還沒確認,于是要求“京東客服”加自己微信,發(fā)來她被“存成代理商”的相關(guān)資料確認,要求京東派負責人跟她去銀行柜臺處理,隨即又掛斷電話。
王女士想找京東官方核實此事,但只在網(wǎng)上搜到京東客服機器人,一時間沒法核實真假,她給兒子發(fā)了消息想要辨別真?zhèn)危珒鹤右矔何椿叵ⅰ?/p>
一個始終不敢加的微信 原來是騙子也怕了
“客服”最后換了一名女經(jīng)理來和王女士通電話,但王女士依舊不肯相信,對方也像是怕了,始終不敢加王女士的微信。就在王女士通話的間隙,市打擊治理中心給王女士打來了電話,接線員告知王女士可能在接聽詐騙電話,王女士得到確認后,便不再接聽騙子的電話。
中華派出所民警接到110發(fā)來的預警信息指令,聯(lián)系王女士見面,得知王女士一步步識破騙局,還錄下詐騙通話內(nèi)容,錢財并未受損,為王女士關(guān)鍵時刻的機智和防范心理點贊。
據(jù)思明公安分局民警分析,王女士是遇到了典型的冒充客服詐騙,通話錄音里,能聽出騙子是正在“下套”,先恐嚇王女士要扣錢,下一步就是套取王女士的銀行賬號和驗證碼,轉(zhuǎn)走銀行卡里余額,但王女士及時辨別出騙局,未能讓騙子得逞。
民警也提醒大家,王女士辨別騙子的過程,也是一個很好的反詐騙教程,大家遇到這種事時,也要像王女士一樣冷靜,多方核實,避免被騙。
(記者 程午鵬 通訊員 思公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