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于“encore安可曲”博客
3
谷名大多是戶外愛好者口耳相傳
王先生是一位廈門資深的戶外愛好者,有至少20年戶外運動經(jīng)驗。他告訴記者,上面那些谷名絕大多數(shù)來自早期的戶外愛好者和驢友,起名的時間大概在2000年前后。王先生說,當時的“命名權”是誰去得比較多、喊得比較響就歸誰。
這一說法也得到北極星救援隊的認同。“這些山谷的命名基本都來源于最早一批戶外愛好者。戶外愛好者根據(jù)地貌、特點取名后,這些名字就口耳相傳留了下來。”北極星救援隊小偉說。

滾蛋谷(網(wǎng)絡圖)
綜合幾位資深戶外愛好者的說法
比較早被命名、比較出名的谷為滾蛋谷,以至于不遠處的景幽谷也很容易被人們誤當成滾蛋谷。
而洞房谷、惡魔谷、跳跳谷、天心谷等則是“后起之秀”。
至于蟒蛇壁,另一戶外愛好者黃先生告訴記者,又有一名叫青蛇坑,之前有人在這里放生過蟒蛇,據(jù)說也曾經(jīng)有人在蟒蛇壁見過一只大蟒蛇,大概名字由此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