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集美大橋收費站LED屏明確提示“5月1日起停止收費”。(記者白斌斌攝)
臺海網(wǎng)5月6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 廈門收取“四橋一隧”車輛通行費已成歷史。
5月1日零時起,廈門停止收取“四橋一隧”車輛通行費,按退費規(guī)則,個人可通過線上或線下窗口辦理退費,單位僅可通過線下窗口辦理。昨日,線下的各個辦理窗口已正式開始受理退費申請。
記者從廈門路橋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5月4日,全市已有超9萬的車主在線上申請退費,目前,所有退款渠道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昨日是五一小長假后的首個工作日,也是“四橋一隧”取消車輛通行費后的首個工作日,收費站的情況如何?車輛通行效率是否有所提升?記者進行了探訪。
[現(xiàn)場]
收費亭依然有人員值守
昨日下午,記者驅(qū)車前往集美大橋,路過出島方向的收費站時,遠遠就看見LED屏顯示“5月1日起停止收費”的標識,所有收費站欄桿均已拆除,車輛可以暢通無阻地通過。記者注意到,每個收費亭外側(cè)都貼有相關公告,提醒來往車輛。
雖然收費站不再承擔收費功能,但記者看到,收費亭內(nèi)依然有工作人員值守?,F(xiàn)場,有清潔工正對收費亭的外部進行清潔。據(jù)了解,每周日下午是收費亭固定保潔時間,并不因取消收費受到影響。
正在值守的集美大橋收費站稽查員小張告訴記者,停止收費政策實施后,每個收費站至少安排1名人員值班,為市民和外來車輛的車主提供咨詢服務。除此之外,值班人員還需承擔設施設備的看守,每班工作8小時,三班倒。
“今天上班第一天咨詢的車主比較多,外地車主詢問如何退費的居多。”小張說,從2016年11月入職至今,他已在該崗位工作近3年,未來何去何從,將服從公司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