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2月3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見到記者時,副駕駛劉云第一句就是詢問孩子現在的情況。“希望這個孩子長大以后能知道這次經歷,記住當時有這么多人保護他。”劉云說,能參與這次行動他十分榮幸。
穿梭在“閩中屋脊”之稱的戴云山脈,救援直升機在狹窄山谷間飛行,螺旋槳看起來近乎要打到兩旁的山體……昨日,記者來到上海金匯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福建分公司(以下簡稱“金匯通航”),揭秘此次廈門泉州兩地患兒救援任務的“空中ICU”直升機機組,為您講述不為人知的救援故事。

工作人員將空中救援直升機從機庫推到停機坪。
先進設備保障“空中ICU”
昨日下午,記者在廈金灣機場見到了參與此次救援的直升機。這架型號為AW109 Trekker的新一代輕型雙發(fā)直升機,價值5600萬元。機艙長1.8米,寬1.38米,高1.24米,最大載重905KG(含燃油),升限6000米,最大速度310千米/小時,續(xù)航時間2小時30分。
記者了解到,2017年,金匯通航專門引進了這款醫(yī)療構型救援機,艙內安裝了2個座椅、1副擔架,并設置了部分醫(yī)療器械。這款機型以前是輪式的,為了要適應復雜地形的著陸,改裝為滑橇。此外,該機型也可以加裝絞車,便于在難以著陸的地方完成絞車救援。
機上配備有HAMILTON-1多功能呼吸機、除顫監(jiān)護儀、負壓吸引器、注射泵、防爆氧氣瓶、脊柱板等醫(yī)療急救設備,可以稱得上“空中ICU”。機上還裝有氣象雷達、空中防撞系統、遇險定位裝置、火警探測等先進航電設備,以保證直升機安全飛行。
據介紹,正是這架2018年6月剛來到廈門服役的直升機,開展了上周廈門首例外地患者通過直升機轉運到廈門就診的作業(yè),運送的男寶也是目前為止年齡最小的患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