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通社區(qū)吳約麗 孩子們心中最美的人
早晨六點,鬧鐘還沒響,吳約麗已經(jīng)在習慣的時間自動醒來,給老公或者偶爾回家的兒子做早餐,六點五十分,穿上垃圾分類督導員的馬甲、戴上工牌、背起工具包,出門上班。
十分鐘后,港務小區(qū)的分類垃圾桶放置點,有了吳約麗的身影,她先將垃圾桶放置點清掃干凈、消毒,然后用水沖洗地面,之后將清洗干凈的分類垃圾桶規(guī)整放好。
“如果有人來投垃圾,我會主動迎上去接過來,看看垃圾有沒有分類清楚。”吳約麗說,剛開始時,會有很多人分錯垃圾,她會主動上手幫人家分類,發(fā)臭的湯汁、粘手的紙屑,她從沒有嫌棄過,一邊分一邊教住戶正確分類垃圾的重要性和具體方法。
在吳約麗的背包里,有一本《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略顯破舊的書頁上,可以看到她做的各種筆記,“有人分不好的時候,我會給他看這本;有人觀念不對,我會把書里第四十條念給他聽,垃圾分類已納入信用體系建設了;有人實在分不好,就記錄下來,利用下班的業(yè)余時間,去住戶家中走訪。”
港務小區(qū)的11棟居民樓,吳約麗至少跑了300戶,現(xiàn)在她是這個小區(qū)的“紅人”,因為她,這里的垃圾分類率達到90%以上。
干了一年多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吳約麗也曾遇到煩心事。但是愛說愛笑的她,從不把這些事放心上,而那些暖心時刻,總是一遍遍在她心里回放。
她還記得,今年上半年,學校讓孩子們給最美的人做件禮物,幾個港務小區(qū)的孩子給她做了一束手工花,“我感動得都哭了,我的努力沒白費。我覺得做垃圾分類督導員,是一件造福后代的事,環(huán)境好了,作為廈門人的自豪感也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