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女兒 對廚藝“走火入魔”
2014年,女兒上小學了,為了讓女兒撐得住上午四節(jié)課高強度的功課,原本討厭下廚的她開始精心做營養(yǎng)早餐。
一開始,小紅只考慮讓女兒管飽管夠。后來被“早餐要吃得像皇帝,中午像大臣,晚上像乞丐”的觀念影響,她開始注意主食、水果、葷素均衡搭配。再后來,她有了更高的“追求”:除了營養(yǎng),還要考慮顏值,“美食嘛,不僅要好吃,還得長得美”。
原本對廚藝一竅不通的她,除了學會做粥、湯、煲等簡單的中式家常菜,還學會了蛋糕、面包、比薩、熱香餅等基礎的西點烘焙。挖空心思變換花樣之后,她發(fā)現(xiàn)水果最容易擺出不同的造型,讓美食美起來。于是,她就開始鉆研水果的雕刻和擺盤。一有時間就上網(wǎng)找資料學習。看到廚師的擺盤,就問服務員,那些五顏六色的液體是什么?得知是可食用的果醬,她就請開餐館的朋友幫忙郵購。
“堅持了大半年以后,我覺得自己有點‘走火入魔’了,路上看到斑馬線、八卦圖,就會想著用什么水果、蔬菜能拼出來。”劉小紅笑說。漸漸地,她找到了感覺,做出了一道道營養(yǎng)又有趣的早餐。比如切片的蘋果變成孫悟空,箍用胡蘿卜絲做的,金箍棒則是一根鐵筷子;兒童繪本里的粉紅小豬、小王子、植物大戰(zhàn)僵尸等等都成了她“早餐畫”的題材。而且頓頓不重樣。
功力漸深 美食中做出禪意
為了做得更好,小紅學營養(yǎng)搭配、練繪畫、學書法,甚至積累詩詞賦以備用。有時她會用水果擺一幅“國畫”,旁邊用果醬書寫一行詩,讓美食變出了些禪意。
她先是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做滿365天。這個目標實現(xiàn)后,她根本停不下來了。女兒的身體棒棒的,已成為她的動力,做藝術早餐也變成她的“癮”。到今年的5月11日,扣除寒暑假和周末,她已經(jīng)連續(xù)為女兒制作了857頓不重樣的創(chuàng)意早餐。她從一個廚房菜鳥升級為可以做出富有創(chuàng)意兒童營養(yǎng)餐的“愛心媽媽”,甚至變身為騰訊、網(wǎng)易、人民日報微博、鳳凰周刊等等各種媒體報道的“早餐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