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現(xiàn)場。
臺海網(wǎng)4月4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今日上午,廈門市紅十字會、廈門眼科中心的工作人員與廈大醫(yī)學院、廈門醫(yī)高專的學生在廈門海滄文圃山紀念園,為廈門市遺體、器官、眼角膜捐獻者掃墓,感恩他們的無私贈予,讓生者能夠享受生命,擁有光明。市衛(wèi)計委、民政局相關(guān)人員也參加了活動。
自2006年開展遺體與器官(組織)捐獻工作以來,廈門市紅十字會一直積極推廣宣傳,越來越多的人填寫捐獻登記表。其中登記眼角膜捐獻的已達1000余人,年齡最小的不到1歲,最大的90多歲,實現(xiàn)眼角膜捐獻的有100余人,但相比眼角膜的需求量,這遠遠不夠。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2008年在福建省先行成立眼庫――廈門眼科中心眼庫,眼庫接收來自廈門乃至全國的角膜捐獻,是中國十大眼庫之一。據(jù)眼庫副主任商旭敏博士介紹,截至2018年4月1日,眼庫共接收了全國144名志愿者捐獻的角膜。廈門眼科中心每年的角膜移植量約有500余例,已實施角膜移植1萬多例,位居全國前列。而廈門眼科中心每年超過2000人預約角膜移植手術(shù),角膜捐獻需求十分緊缺。
為解決角膜匱乏問題,廈門眼科中心眼表與角膜病??品e極建設眼庫和開展工程角膜研究,包括人工角膜移植、體外培養(yǎng)的角膜緣干細胞移植等,受到國內(nèi)角膜病領(lǐng)域大咖、中國角膜病研究領(lǐng)軍者、眼科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謝立信教授的充分肯定。謝立信盛贊廈門眼科中心飛秒激光輔助下深板層角膜內(nèi)皮移植手術(shù)是國內(nèi)尖端技術(shù),已成為廣大眼科同行學習的榜樣。
廈門眼科中心呼吁,有意登記捐獻角膜的市民可撥打市紅十字會遺體與器官捐獻熱線,踐行大愛。
捐獻者故事
18歲花季少女助三人延續(xù)光明
因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晉江少女小琪(化名)的生命最終定格在18歲。小琪去世后,家人在哀痛中為她做出捐獻器官的決定,他們相信這也是善良的小琪期望看到的。最終,小琪的角膜移植給三名角膜病患者。
今年2月,龍巖25歲媒體人郭靜琳,在和肝癌病魔抗爭4個多月后離世。病痛讓她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在生命最后的時光里,她做出了捐贈器官的決定。由于病情特殊,郭靜琳的角膜雖無法實現(xiàn)移植,卻能在科研中發(fā)揮作用,未來的研究成果將為更多人帶去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