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會者交談甚歡。(本報記者林銘鴻攝)
臺海網2月2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昨天,廈大中文系77級、78級140多名校友回到母校,舉行紀念恢復高考制度暨入學40周年的“感恩母校,感念師恩”活動。在聚會上,有一場名為“一代人命運”的對話。
1977年高考于12月舉行,77級于1978年3月入學,7個月后,78級入學。廈大中文系77級、78級共有近190人。
他們的故事
接到錄取通知書高興得殺了兩頭豬
1977年,在建陽一家電機廠,27歲的李以建每天負責“把鋁水倒入模具”。在永泰縣的青年農場,王元生每天扛著鋤頭下地。當時中國的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有無數個李以建、王元生。就在他們認為激情和夢想就要被埋沒時,北京結束了一場歷時44天的招生會議,鄧小平拍板――恢復高考。
1978年,李以建、王元生們邁入廈大中文系,他們的命運因為高考而改變,因為廈大而改變。
對話主持人、1978年考入廈大歷史系的楊錦麟問:“接到錄取通知書時,你是什么心情?”在這個問題上,王元生的故事“勝出”,他說他“殺了兩頭豬”。
廈大校友總會董事長、前校長朱崇實1977年考入廈大讀經濟,當時,他在建陽一家醫(yī)院住院,接到通知書后,他說,什么病都沒有了,當天申請出院。
楊錦麟又問:“當時學習有多刻苦?”77級校友張健說,一周只有周六晚上不到教室自習,晚上經常有人在路燈下“夜戰(zhàn)”。
廈大還時興學生互相理發(fā),因為去理發(fā)店要等很久。校友們回憶,當時有兩句響亮的奮斗口號,一是“把被耽誤的青春奪回來”,二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