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精彩
人生因高考改變鑄鋁工人成為金庸秘書
1982年1月,77級、78級學生畢業(yè),國家統(tǒng)一分配工作。
曾經(jīng)的鑄鋁工人李以建,在廈大讀研后,被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多年后到了香港,成為金庸秘書。他經(jīng)常被問:“如果沒有高考,現(xiàn)在會是什么樣?”他說:“我感謝鄧小平,感謝這個時代。”
昨天,虛歲80歲的廈大中文系楊聰鳳老師獲邀給學生“訓話”,她說,學生畢業(yè)后,她被抽調(diào)去做畢業(yè)生訪問,10天跑了50多個國家機關。36年后,她把用人單位的評價告訴學生:“每家單位對你們都是滿滿的肯定。”
廈大副校長詹心麗說,40年后再相會,為的是紀念中國偉大歷史變革的新起點。1977年,19歲的詹心麗在扛著鋤頭去田間勞動的路上,聽到了恢復高考的消息。
昨天,中文系77級、78級校友在芙蓉湖畔立了一塊刻石,這群年過六旬的校友選擇在石頭上刻了兩個字――“逐夢”,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廈大中文系78級校友潘文海書寫。
這群奔七的校友還有夢?楊錦麟表示,“人生七十才開始。”一位校友代表說,“逐夢”的另一層意思是希望廈大年輕學子思考心中的夢想,“只要把個人的理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相連,就一定會找到正確的奮斗方向。”
原文鏈接:http://news.xmnn.cn/xmnn/2018/02/22/100324370.shtml
原文標題:恢復高考后首批大學生 廈大中文系77級78級回“家”逐夢續(xù)寫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