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03
古道熱腸好司機
臺海網(wǎng)12月9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林少蓉/文 陸軍航/圖)事件:他曾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卻是一位“文藝范”加“熱心腸”的好司機,經(jīng)常幫助困難乘客。后來開了一家家政公司,他又發(fā)動在廈河南人跨省幫助老鄉(xiāng)銷售5噸的滯銷蒜薹。
點評:無論從事什么工作,發(fā)自心底的那份“熱心腸”光輝永遠在閃耀。
不但不收車費 還塞錢給孩子
滕曉仲,河南太康人。在廈門出租車界,他絕對算是一個“紅人”。寫小說、說外語,還經(jīng)常熱情幫助弱勢群體,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大好人”。
1999年來到廈門,成了一名出租車司機。如今的他通過幾年的積累,開了一家家政公司,但閑暇之余,仍不忘老本行——兼職當快車司機。
熟悉滕師傅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副好口才,這跟他愛看書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平日里,有事沒事,新聞、《論語》、《道德經(jīng)》、《史記》、《易經(jīng)》,拿上一本看一本。平時拉客時,碰到外籍乘客,他還能用英語跟人家打招呼、拉家常。樂觀的性格加上好學的本性,使他結(jié)交了不少朋友。幾年前,他將所見所聞寫成小說——《我的出租車生涯》,一舉成名。
要說滕師傅,身上閃光的點真不少,但最令人感動的,是他有顆“慈善”之心。
當時汶川大地震期間,看到教師不顧自己的人身安危用生命保護孩子的感人事跡后,滕曉仲二話不說,就在自己的車上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人民教師免費”幾個大字,老師打車都不收錢。
曾經(jīng),他還載過一對母子從穆厝到火車站。當小孩叫嚷著肚子餓、要吃泡面時,母親呵斥:“吃什么吃,總共才幾包,一會兒火車上吃什么?”原來母親出來打工一年,卻什么錢也沒賺到,連回去的車費都是借來的。本來就舍不得打車,但行李實在太多了。滕師傅聽完后,不但不收車費,還塞給那個母親100元錢,叮囑她:“這是專門給孩子買吃的。”
2001年,滕師傅還免費載一個難產(chǎn)的產(chǎn)婦前往醫(yī)院,在沒有家屬的情況下,他抱著產(chǎn)婦直奔4樓產(chǎn)房……
心系河南鄉(xiāng)親 跨省助銷蒜薹
2017年5月,他無意中看新聞得知,老家河南蒜薹嚴重滯銷,眼看著父老鄉(xiāng)親的血汗錢就要打水漂,滕曉仲和朋友宋英杰發(fā)出愛心預(yù)訂家鄉(xiāng)蒜薹的倡議書。隔天,他們經(jīng)過多方聯(lián)系,特意請了一部冷藏車前往開封接收愛心蒜薹。一天時間5噸的蒜薹從開封被運到廈門,在滕曉仲的發(fā)動下,全部銷售一空。有人感嘆:“這一車蒜薹,承載的是河南在廈親人一份沉甸甸的愛心與希望。”
廈門會晤期間,滕曉仲還安排家政公司的員工義務(wù)參與機場的保潔工作。為了讓員工沒有后顧之憂,他為員工購買團體保險,每年中秋、尾牙時,更是其樂融融將全公司上下員工匯聚一堂,過上好節(jié)。“對社會負責,對員工負責,對家人擔當。”滕曉仲用這句話,概括了他這些年來走過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