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行道樹刷白形成“屏障”,破壞蟲害“越冬計劃”
一般而言,每年秋冬季,園林部門都會給行道樹“穿白褲”。此次,園林工人為行道樹刷白的統(tǒng)一高度是1.2米,作業(yè)前要先準備好一根1.2米長的棍子,以地面為高度畫圈定高。
市綠化管理中心病蟲害測報防治科農藝師佘震加介紹,行道樹“穿白褲”主要是為了殺蟲、殺菌。刺吸式和食葉性之類蟲害有越冬習性,會從樹上爬下來,躲到土壤中產卵、化蛹等。“白褲”的主要成分包括石灰、膠水、鹽、醋、農藥等,行道樹刷白部分相當于形成一道“屏障”,蟲害經過時,會粘上石灰藥劑,“越冬計劃”也就失敗了。
除了防蟲害,“白褲”還有一個用途是保暖。佘震加解釋,這種做法對鳳凰木、山櫻花等樹皮比較薄的樹種效果比較好。植物和人一樣也怕凍傷,如在一些農作物種植地區(qū),為了預防寒潮,農民會把農作物包在大棚中。在路邊,刷白是比較簡便的辦法,但為了美觀,不會將整棵樹刷白,而是選取靠近根部的位置。
佘震加說,這段時間氣溫忽冷忽熱,垂榕、小葉榕的頂端樹梢葉子被吃得比較多。這是因為蟲害感知到氣溫降低,本已做好“不飲不食”的越冬準備,誰知道氣溫又升上來,導致它餓了幾天又蘇醒,轉而“暴飲暴食”補充能量。這種氣溫飄忽不定的時候,園林部門尤其要注意防治病蟲害。
冬季樹枝修剪得通透一些,掃除落葉不給蟲害有利條件
園林部門在秋冬季及時修剪樹枝、清理落葉,也是一種減少病蟲害的手段。
市綠化管理中心病蟲害測報防治科負責人彭勝濤說,夏季,園林部門一般不會大規(guī)模修剪樹枝,因為要考慮到遮陰效果。冬季,市民有曬太陽的需求,樹枝可以修剪得通透一些。作業(yè)時,修剪因病蟲害侵蝕而產生的枯枝是重要內容,避免病蟲害進一步蔓延。此外,枯枝修剪也是為了讓樹的本體積蓄更多能量,到次年春季長勢更旺。及時清理落葉是為了避免滋生病菌。落葉覆蓋土壤表層有一定保溫作用,把落葉掃掉也是為了不給蟲害創(chuàng)造有利的過冬條件。
佘震加說,在公園和苗圃等一些植物比較集中的區(qū)域,可以噴灑一些殺菌、殺蟲劑。冬季的防蟲、殺蟲工作,都是為了最大程度降低蟲源基數。到了次年春天蟲害活躍期,繁殖產生的新蟲數量也會大幅度降低。
冬季,山林間一般不會大面積噴灑藥物,因為蟲害不算活躍,一般以清理枯木為主。目前,我市山林多種植馬尾松,冬季主要防治松材線蟲。如果發(fā)現(xiàn)枯木,就要鋸下來,用塑料袋包起來,往里面噴灑藥劑,這叫“熏蒸殺蟲”。這么做,藥劑不容易揮發(fā),殺蟲效果比較好。因此,市民有時爬山時,會看到山林間有一些塑料袋包裹,請不要去觸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