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9月15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 穿過斷樹殘枝,“小紅馬”努力找尋成功大道入口。去年此時,“莫蘭蒂”臺風侵襲廈門后,值班到凌晨的我,駕車努力躲避“路障”,才勉強“摸”回了家。次日,殘枝被裁整,路通。再一日,雙向車道恢復如常。
《昨日,痛著你的滿目瘡痍;今天,欣慰你的快速傷愈》,晨報于2016年9月20日刊發(fā)的此文,全景記錄了各界救援行動的“全速跑”,更是見證了重建家園中令人震驚的“廈門速度”。“看你發(fā)的朋友圈,我都來不及‘慰問’你,看上去你就不是‘災民’!”“莫蘭蒂”臺風侵襲廈門后的第三天,青海玉樹一位義工這樣發(fā)微信給我。
沒有人相信,那滿目瘡痍的家園,是曾經(jīng)秀美的鷺島;沒有人相信,僅僅數(shù)日過后,這樣的秀美又回來了。而一年過后的今天,鷺島的“高顏值”,更是引得國際上一片贊美聲。
連日來,晨報記者兵分數(shù)路,回訪我們曾經(jīng)拍攝過的臺風侵襲地,看這條條大路如今的樣子。我們的攝影記者,用新舊照片的對比,告訴您一個影像中的“廈門速度”。
致敬!防御“莫蘭蒂”臺風一周年中,全力以赴重建家園的人們。
道路全面提升“綠裝”煥然一新
作為去年全球范圍內(nèi)最強臺風,也是1949年以來閩南地區(qū)最大的臺風,去年“莫蘭蒂”帶來了強風、強降雨和風暴潮,對廈門造成嚴重影響,城市滿目瘡痍,其中,廈門數(shù)十萬棵樹木受損,不少樹木被攔腰折斷,花草失去了“家園”。
這一年來,公路部門相繼對環(huán)島路、環(huán)島干道、成功大道、云頂南路、疏港路、文曾路6條島內(nèi)道路,及翔安大道、集美大道、濱海西大道、興港路等6條島外道路,開展綠化景觀重建提升工程。
環(huán)島路,是廈門城市形象的一張名片。“莫蘭蒂”過后,環(huán)島路的綠化景觀破壞較為嚴重,市委、市政府提出按照“恢復+超越”的總體要求,實現(xiàn)“綠化一次修復、景觀同步提升”的目標。
改造完成后,環(huán)島路(廈大段———機場段)沿線將分為兩大風格,廈大段至椰風寨段體現(xiàn)“椰風海韻”,而椰風寨段至機場段體現(xiàn)“生態(tài)廊道”。
環(huán)島干道在“莫蘭蒂”過后,受損喬木約11400株。市公路部門、路橋集團投入人力逾兩萬人次,在三個月內(nèi)恢復、提升綠化景觀。
被譽為“大地藝術(shù)品”的文曾路,也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chǔ)上進行提升,重點打造華西的“花鏡”以及溪流的景觀。
不僅如此,廈門的市政道路也進行了提升改造。“莫蘭蒂”讓全市綠化景觀遭遇重創(chuàng),由市綠化管理中心管轄的15條市級主干道,綠化受損程度不一樣,所以重建提升的方法也是“因地制宜”。按照災后綠化重建提升的要求,島內(nèi)15條主干道災后綠化景觀提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綠化初步恢復,即補綠;第二階段是園林綠化重點提升;第三階段是精細化提升。
廈門對于這15條主干道的綠化提升改造,不僅僅讓綠色“不打折”,同時還對道路兩側(cè)的綠化景觀進行提升,比災前更美觀,讓城市主干道“綠裝”煥然一新。綠化變美了,水、電、氣供應更有保障了,市民也有了越來越多的“獲得感”。
去年,廈門供電公司就對廈門島內(nèi)多條道路實施架空線路入地改造提升。除了美化道路沿線,線路改造對于廈門這座臺風多發(fā)城市來說,更大的作用體現(xiàn)在配網(wǎng)防災抗災能力上。通過線路改造,目前廈門電網(wǎng)的供電可靠性已經(jīng)得到進一步提升。
又是一年綠樹成蔭、繁花盛開,經(jīng)過一番洗磨,廈門的路又重返顏值巔峰,這次她帶著溫婉的氣質(zhì)和攝人心魂的美,走進人們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