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地里的黃鵪菜。野蓮 攝
臺海網(wǎng)3月19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明天就是春分了。春分過后,岸柳青青,鶯飛草長,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山上的野菜也長得異常豐盛!
野菜控的幸福時光又來啦!
這么多野菜,你吃過嗎?

像菠菜葉子一樣大的黃鵪菜。宋俏梅 攝
黃鵪菜
黃鵪菜是廈門最常見的野菜。小區(qū)、公園、山地,甚至公交車停車站路邊的石頭縫里,只要一低頭,就能看到黃鵪菜。春雨過后的黃鵪菜,清熱解毒,好吃又解膩。

黃鵪菜的花。宋俏梅 攝
說起黃鵪菜,野菜控們會強(qiáng)推黃鵪菜餃子!熱氣騰騰的黃鵪菜餃子端上來,一口咬下去,唇齒間留下淡淡的清香,一盤下肚后,留下無限念想。據(jù)說臺灣的部落居民很喜歡吃黃鵪菜,他們將黃鵪菜用水燙后,湯留著,菜和湯分開享用。湯頭味苦,菜則沾鹽巴吃。

薺菜
薺菜也是一種極常見的野菜,在田邊、野地、甚至小區(qū)公園草地都能看到,但廈門的野生薺菜不像黃鵪菜那么常見。野地里的薺菜。野蓮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