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文藝 車內放著舊報紙
地點:杏西路59號附近
在杏西路59號一家工貿有限公司旁邊,有一部停了近三年的藍色汽車,其車窗處已銹跡斑斑,四個車輪已癟,車身積灰厚實。導報記者走訪看到,這部被遺棄的僵尸車,“頹廢”地??吭趬?,使得本就不寬敞的公共用地,更顯擁擠。透過積灰的擋風玻璃,依稀可見一份2014年的導報報紙,路人王先生苦笑著開玩笑說,“這還是一部挺‘文藝’的僵尸車”。
記者觀察
僵尸車為何有傳染性?
“一開始就看到一兩部,現(xiàn)在竟然一個地方就有四部!”市民王先生指出,仙岳路愛心護理院工地前小路上,就是“僵尸車病毒”在傳染,若沒人去處理,“病毒”會越來越肆虐,僵尸車只會越來越多,原本緊張的停車或通道空間,只會越來越有限。
為什么僵尸車會有“傳染性”?“這里頭有從眾心理,可能有的車主覺得,別人都停在這里,停這么久了也沒啥事,那么我也把我的破車停在這里好了。”南山公寓的陳先生說道。
陳先生說的是一個角度,最根本的問題,是第一部僵尸車沒有被及時消滅。電影里頭,一群人中一旦有人被僵尸咬到,成了僵尸或快變僵尸的時候,就會被第一時間格殺。
僵尸車的“傳染性”沒有僵尸病毒傳染得那么快,但日積月累沒人重視,沒人去加強引導和整治,沒有營造抵制僵尸車的氛圍,恐怕廈門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要被僵尸車長年占據(jù)更多“黃金地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