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2月1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葉鵬/文 沈威/圖)海蠣是閩南人餐桌上的美味,現(xiàn)在也是吃海蠣的好時節(jié)。但是,最近不少市民買菜時卻發(fā)現(xiàn),海蠣價格上漲了不少。另外,備受廈門市民推崇的大嶝島七耳海蠣也處于缺貨狀態(tài)。
大嶝七耳海蠣絕收
海蠣普遍只有五個腮,而大嶝島產(chǎn)的七耳海蠣多出兩個腮,個頭雖小,口感特別鮮甜。但是,得等到明年年中才能吃上了。
今年,大嶝島海蠣養(yǎng)殖戶郭良文家養(yǎng)殖的10多萬條吊蠣全部在臺風期間被“吹沒了”,現(xiàn)在只剩臺風后補種的2萬來條。“本來臺風前養(yǎng)殖的那些是為了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售賣的,現(xiàn)在全沒了。”郭先生說,往年大嶝的養(yǎng)殖戶在海堤種有幾百萬條吊蠣,現(xiàn)在只剩五六戶有苗的在臺風后補種了30萬條左右,到時產(chǎn)量估計只有往年的十五分之一而已。“臺風后補種的只能等到明年五六月份才能收成。”
所以,往年在大嶝島處處可見的七耳海蠣,現(xiàn)在是見不到了。只剩大嶝大橋邊內港淺水區(qū)留下一點,還有沃頭和彭厝留有一些。個別養(yǎng)殖戶售賣的海蠣干也大都是今年5-6月制作的,個頭大的100-120元/公斤,個頭小的140元/公斤。
海蠣身價高了很多
“前陣子優(yōu)質海蠣的進貨價是30元/公斤,這兩天漲到了38元/公斤,而且每天都在漲。”臨家總廚李文鋒告訴導報記者,這主要是受臺風影響,本海當季無貨,使得價格上抬。
每年9月至來年4月是海蠣最肥美的時節(jié)。目前,廈門銷售的新鮮海蠣以翔安和泉州為主,零售價在每公斤40元左右。昨天,蓮花二村菜市場個頭大的海蠣44元/公斤,小個頭的46元/公斤;大洲菜市場的海蠣是40元/公斤,檳榔菜市場是38元/公斤。
小貼士
選購優(yōu)質的海蠣
李文鋒說,新鮮而質量好的海蠣,蠣體飽滿或稍軟,呈乳白色,體液澄清,呈白色或淡灰色,有海蠣固有的氣味。而質量差的海蠣,色澤發(fā)暗,體液渾濁,有異臭味,不能食用。
廈門本地人比較偏愛吃個頭小的海蠣,也就是野生“石頭蠔”,價格也會更高些。“小個的味道鮮美,瘦而不膩。大個的更臊一點,肥膩、肚子比較腥。”李文鋒建議,小海蠣適合煎、炒、炸、醬油水、白灼,也可當輔料配料。而大海蠣適合生食、炭烤、做湯、蒸、炒、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