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24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以為是感冒或“中暑”,其實是被一特殊的病原體——鉤端螺旋體病毒感染。近日,在廈門市海滄醫(yī)院的積極救治下,患者林先生的各項指標都恢復了正常。
林先生今年53歲,是廈門本地人,喜歡釣魚。幾乎每隔一兩天就要去垂釣。今年9月,臺風“莫蘭蒂”登陸后不久, 林先生又去釣魚,不慎被一枚海蠣的外殼給割了一下腳。回家沒多久, 林先生開始感覺身體不適:全身酸痛,還發(fā)燒了。家人以為他是感冒“中暑”,給他配中藥進行調理,用了好些辦法,身體卻越來越疼,小便也比平時少了。
近日,他改至廈門市海滄醫(yī)院副院長、腎內科主任醫(yī)師黃海望處看病,血液檢測發(fā)現(xiàn), 林先生的血清中多種酶明顯升高……經(jīng)驗豐富的黃副院長敏銳地做出初步判斷:病人是特殊感染,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當天下午, 林先生的病情突然加重,只能坐著無法躺,咯出粉紅色泡沫痰,心率明顯加快,高熱,甚至完全無尿。腎內科主任醫(yī)師曹建南根據(jù)林先生的病情,迅速制定凈化治療方案。
連續(xù)三天,血液凈化設備將林先生血液中的毒性物質盡可能地過濾,替代肝、腎功能,并緩解心臟壓力。與此同時,又應用藥物和別的治療措施進行保肝、營養(yǎng)心肌、止血、防止血塊窒息等治療,又強化了全身營養(yǎng)支持。三天后, 林先生尿量恢復到了住院前的量,24小時達到了1000毫升。
要治本必須找到致病源頭。一個目前在沿海地區(qū)很罕見的病名進入醫(yī)生視野:鉤端螺旋體病。為進一步確診,海滄醫(yī)院將林先生的血液送到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檢測,果然,鉤端螺旋體抗體(IGM)為陽性!對癥治療后,林先生很快轉危為安,身體各項指標均逐漸恢復正常。
【鏈接】
鉤端螺旋體病毒
一般來說,鉤端螺旋體病毒一般在鼠疫中多見。它能夠導致人畜共患病,主要通過帶菌老鼠、豬的尿液進行傳播,病毒還可以通過犬類傳染給人,如不及時治療,會引發(fā)敗血癥和臟器衰竭并危及生命。
對林先生的病情,曹建南主任猜測:有可能臺風過后,患者去了受污染的水邊釣魚,被海蠣殼割傷腳后,傷口感染病毒導致生命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