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時許,西堤路邊上的小碼頭??苛肆咚覞O船,船上船下人來人往??拷a頭的水面上,幾艘小木船在通道邊及漁船之間來回穿梭。這里的海鮮只提供給攤販,因此,來這收海鮮的,多是附近菜市場的攤販,比如八市。
碼頭坡道兩側(cè)各自并排停靠了三四艘漁船。船上堆滿了泡沫箱子、網(wǎng)籠和簡易池子。泡沫箱里裝的是冰鮮魚貨,網(wǎng)籠里裝的多是活蹦亂跳的蝦蟹。
攤販們踩著漁船邊的輪胎上船,收購自己所需的海鮮。離碼頭坡道遠些的漁船則直接用小木船將海鮮送上岸,交給攤販。
鄭先生是金雞亭一市場的海鮮攤販。這次收了兩籠銀梭子魚。他告訴記者,這兩籠銀梭子魚共50多斤,目前零售價格每斤約18元,較開漁前已經(jīng)跌了四五元。開漁后,他幾乎每天都會來碼頭進貨,多的時候一天來兩趟,分別為中午和下午,“多的時候能賣兩三百斤”。
下午4點30分許,碼頭上的攤販少了許多。這時候,輪到船員、船老大親自上陣。他們將長條木板橫放在船舷上,搭乘簡易“傳送道”,一箱箱海鮮經(jīng)過一雙雙手傳遞,放上木板,從一側(cè)船舷推向另一側(cè)唇線,最后被送上岸,裝進貨車,送往中埔,“中埔市場走批發(fā),量大,更好賣”。
在海鮮送往中埔市場的這段時間,他們會繼續(xù)留在碼頭附近,等送海鮮的人把泡沫箱等工具帶回,去浯嶼過夜。次日凌晨,這些工具還將隨他們再出海,運回更多海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