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嶝新機場全景。(本報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

新機場效果圖。(資料圖)

施工場景。(本報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

新機場建設現(xiàn)場。(本報記者王協(xié)云攝)
臺海網(wǎng)8月4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來自東碇島的海砂,通過全國最先進的耙吸船、絞吸船“接力”,如同一股黃色的“砂龍”,一點點地將圍堰填滿。幾天之后,這片“水池”,就將變成一塊新的土地。一旁,數(shù)臺重型機械往來不停,二三十米高的打板機,將白色的排水板一條條地“種”在地里,慢慢逼出海水、壓實地塊。
這樣的建設場景,已維持了一年多,再過兩三個月,又將是一片新景:數(shù)百臺打樁機如“沙場點兵”般排列于此,陸續(xù)打下上千根樁基——這些樁基之上,將是廈門新機場的候機樓和高架橋等核心設施。
市機場建設指揮部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廈門新機場2016年計劃投資超百億元,1-7月完成投資約63.7億元。“按照國家、省、市要求,廈門新機場計劃2018年建成候機樓,2020年實現(xiàn)運營。建設這樣一個大規(guī)模的機場,時間非常緊張。”市機場建設指揮部相關(guān)負責人說,“我們倒排了施工計劃,9月底,候機樓使用的1.58平方公里用地將通過交工驗收,為計劃中10月底的樁基施工打下基礎;另外6平方公里用地,填海造地吹填正在加緊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