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百態(tài)】
閑的閑死,忙的忙死;工人度假,老板虧死
【賺少了】
正常進(jìn)度每天收入300多元,下雨天只能拿100多元
體育中心附近的一處在建工地上,雨水混雜著稀泥,淹沒了大部分地面。即使是白天,這里也沒有常見的熱火朝天的作業(yè)景象,只有幾臺打樁機(jī)還在冒雨工作。
49歲的余百祥是重慶人,今年2月來到這里,負(fù)責(zé)做鋼筋籠。“打樁的同時,我們就在旁邊焊接鋼筋,樁井一打好,就得把鋼筋籠放下去,接下去可以灌裝水泥做地基。”他說,這個工地要扎2000多套鋼筋籠,3個工人一組,每組一天可以做10套左右。進(jìn)度快的話,70天左右就可以把工地的所有鋼筋籠做好,“做完這個工地,就可以到下個工地去開工了。”
但是,3月份的這場大雨打亂了余百祥和同伴們的節(jié)奏。焊接口不能沾水,帶電作業(yè)也不能碰到水,所以只要有雨就只能停工。“從月初到現(xiàn)在,每天就是等雨一停,就趕緊去焊接,一天下來每組只能做三四套。”他說,這樣算下來,70天肯定干不完,估計(jì)要花三個月左右。
接這趟活虧大了。余百祥說,如果按正常進(jìn)度,平均每天都有300多元收入,手腳麻利的一天能拿500元,但下雨天最多也只有100多元,吃住還得花銷,算下來這個月基本上沒賺錢。
【累死了】
清洗車上泥漿忙到凌晨三點(diǎn),這個月褲子每天都是濕的
徐龍江在工地做雜工,負(fù)責(zé)進(jìn)出車輛的清潔工作,每輛運(yùn)貨的車出工地前,他都要用高壓水槍將輪胎和車身沖洗干凈。
“這雨水帶泥漿,我都快累死了。”徐龍江說,晴天時車身上只是灰塵和結(jié)塊的泥巴,高壓水槍一沖就下來了,但雨天裹的淤泥多,沖不干凈還得擦,他一手拿水槍,一手拿掃把,忙個不停。
昨日凌晨的這場大雨,可把徐龍江累壞了。工地門口有個洗車池,池水30厘米深,車子出去前都要從池里過,剛好可以洗掉輪胎上的泥。可是這雨水“倒”下來,池里的水漲到1米多深,車子怕熄火不敢從洗車池里過,在工地上繞一圈,輪胎上又沾滿了泥。“等于我要多洗一遍輪胎。”他說,昨天凌晨一直忙到三點(diǎn)才回屋睡覺。
來廈門的這兩個月,徐龍江基本都被困在工地了。下雨天,工地上的車趁著雨勢減小見縫插針作業(yè),徐龍江要隨時待命,一有車來,他就穿上雨衣雨鞋沖進(jìn)雨地洗車。
徐龍江的同伴張繼義這幾天忙著清淤,每天將工地積水通過水泵排到雨水井,雨越大他越忙。雖然穿著雨衣雨鞋,但雨水順著雨衣流到褲子和鞋里。“一上工就像泡在水里,我這個月褲子每天都是濕的。”他說。
【閑慌了】
看過好幾遍的連續(xù)劇接著看,晾了四天的內(nèi)衣還沒干

年輕人閑著打麻將打發(fā)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