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獅子亦數(shù)不清
除了古代的遺跡,現(xiàn)代沖繩也仍舊保留了很多中國“元素”。
北京有句俗語:盧溝橋的獅子——數(shù)不清。行走在沖繩,也處處可以看到各種獅子的身影。雖然沖繩的民居和日本本土差不多,但在許多民居的入口處都會有一對石獅子。
擺放獅子的風俗是14世紀時從中國傳入的。同中國一樣,沖繩人也認為獅子有驅魔辟邪鎮(zhèn)宅的作用。
在沖繩旅游,無論是政府、議會、大型百貨公司門前,還是各家各戶門前,以及路口、橋頭,總會看到一對或幾對獅子。此外,屋頂站著獅子、墻上鑲嵌著獅子、旅游商店中擺著獅子的紀念品,獅子幾乎已成為沖繩的一種象征。
而更令人恍如置身中國的,還有“石敢當”。
沖繩的街頭,每到丁字路口,時常能看到形狀不同、刻有“石敢當”三字的石碑。
“泰山石敢當”是中國古代的習俗之一,始自唐代,一般會在丁字路口立碑:上刻“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寓意鎮(zhèn)魔辟邪。如今,中國的“石敢當”已不再隨處可見,但在沖繩,這一風俗卻保留了下來。沖繩的“石敢當”不僅立于街頭巷尾,在旅游商店還有各種工藝品售賣,成為沖繩一大特色。
沖繩古樂哼中國腔
中國文化還深深嵌入沖繩飲食中。
日本料理以生冷食物居多,較少用油炒食物,但沖繩最有名的美食,卻是炒苦瓜與豬肉。青苦瓜是沖繩當?shù)氐奶禺a(chǎn),沖繩人一般是用青苦瓜切片,與豬肉片翻炒后再加入雞蛋翻炒。在沖繩,很多居酒屋的開胃前菜是豬耳朵,此外,燉豬腳、豬腳拉面等也都是沖繩常見美食。
品嘗完沖繩美食,可以再欣賞當?shù)厮嚾说膹棾?。琉球特有的樂器叫“三線”,與福建傳統(tǒng)樂器“三弦”很相似。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研修沖繩音樂的博士生葉佳穎對新京報記者說,沖繩的傳統(tǒng)音樂稱為“琉樂”,其中的“琉球御座樂”就是明清時傳來的音樂,當時專門用來與中國使節(jié)交流時使用。葉佳穎說,“琉球御座樂”使用中國樂器演奏,使用明清官話進行演唱,而在行進游行時使用的“路次樂”也受到中國鼓吹樂影響。
沖繩人過端午節(jié),會劃龍舟,也會在四月過清明節(jié)。據(jù)說,祖先是中國人的沖繩人,清明節(jié)供奉的食物也與中國一樣。
沖繩曾有學者渡名喜明,沿著廣州、福州、上海……一路“尋根”至北京。當走進紫禁城的午門,他說,“我們的祖先與中國間的文化不是相互交流,而是一邊倒地從中國引進,之后仔細消化,才創(chuàng)造了‘琉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