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都希望孩子們能得到好的教育,出人頭地,在一些網(wǎng)絡平臺上,不少所謂的“名校父母”,也頂著光環(huán),靠著曬育兒觀、育兒方法走紅,這類賬號大多都靠“雞娃”內容博取流量,有意無意營造出教育焦慮。對此,家長們是怎么看的呢?
在抖音、小紅書等多個網(wǎng)絡平臺,記者都看到了不少類似的視頻內容。這些視頻都會在顯眼位置,標注著一些像是“哈佛爸爸的成功秘笈”、“清華媽媽家庭教育”,帶有明顯標簽的字樣。這些“名校父母”往往會輸出他們個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其中不少都是給孩子安排補習班、興趣班,不停給孩子“打雞血”的“雞娃”內容。
對于此類視頻,家長們怎么看呢?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家長。部分家長表示,他們會根據(jù)自身情況,有選擇性地借鑒一些理念、方法,但也有家長覺得,看了視頻后,很容易受到視頻內容的影響,產(chǎn)生更強烈的“教育焦慮”。
家長:只能說借鑒,不能說完全按照他們這種方式,作為家長有時候看到別的孩子那么優(yōu)秀,我們也會跟著焦慮。
家長:剛開始覺得新奇,就覺得很佩服,后來覺得會有一點點小壓力。
對此,相關教育從業(yè)人員表示,這些視頻中的所謂“名校父母”往往真假難辨,有些是為了吸引流量和帶貨,打著“名校父母”旗號,看似在分享“上清華”“去北大”“進哈佛”的經(jīng)驗,實際用鼓勵做題、刺激內卷的話術,蹭炒教育熱點、渲染升學焦慮。
民盟廈門市委副主委 高級教師 陳希梅:我已經(jīng)從事30多年教學了,我都不敢說我對一個孩子的方法,我可以用到所有的孩子身上,所謂的名校家長,他就敢自詡說我培養(yǎng)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一定全部是他的功勞,首先就是不可取的。
對此,有政協(xié)委員在政協(xié)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提交《關于嚴防“名校父母”輸出“雞娃”理念抵消“雙減”工作成效的提案》,并得到教育部的公開答復。教育部明確表示,接下來將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熱點、編造虛假信息、渲染升學焦慮等惡意炒作行為,堅持露頭就打、重拳出擊,持續(xù)保持高壓態(tài)勢。
近年來,這些“名校父母”的視頻內容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流行起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利用了當前一些父母的“雞娃”理念。在人才競爭激烈的當下,不少父母認為,孩子從小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要不斷拼搏努力,獲得好成績。陳希梅表示,這樣的理念,非常片面,而且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全面發(fā)展。
民盟廈門市委副主委 高級教師 陳希梅:我們有一些家長其實違背了我們說的五育并舉,要全面地發(fā)展,把孩子的生活其實完全定格到每天去讀書、寫作業(yè)、做練習、考試,那么只局限到圍著他的學業(yè)在轉的話,其實很多孩子給他們造成了非常大的不幸。
陳希梅認為,教育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家長們應對所謂“名校父母”的真實性保持警惕,把更多精力放到陪伴孩子上,不依賴超前學習、拼命刷題,而是用科學教育、素質培養(yǎng),幫助孩子成長為獨一無二、人格豐滿的人。
民盟廈門市委副主委 高級教師 陳希梅:(孩子)他有一些,比如說能夠吃苦耐勞,能夠向同伴汲取營養(yǎng),甚至乃至于他能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能夠面對挫折勇往向上,這些都是需要家長去逐步地引領,再加上我們家庭給他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其實他學得非常輕松。
(來源: 特區(qū)新聞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