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潮海 偵察兵
天太冷槍彈失靈
拼刺刀以一敵三

93歲老兵黃潮海仍清晰記得抗美援朝經(jīng)歷。
【名片】 黃潮海
1927年生于臺灣,1948年入伍,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榮獲四等功兩次,1953年從朝鮮回國,1954年退伍,1982年離休。
【聲音】 國家不富強,人民的生活不會幸福,誰要是來侵犯我們的國土,就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就和他們拼了。

當兵時的黃潮海

▲黃潮海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證明。
“要勇敢,跟敵人拼了”“槍打不了,就拼刺刀”……回憶起抗美援朝的戰(zhàn)斗場景,93歲老兵黃潮海忽然提高嗓音,雙手一前一后作握槍姿勢,眼神堅定。憑借過人的膽識和能力,抗美援朝期間,黃潮海曾被派往日本數(shù)日,完成偵察任務(wù)。
與敵人拼刺刀
腰間至今留著傷疤
黃潮海出生于臺灣,后隨父母來廈門。年少時,他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被解救后成為解放軍的一員。1950年9月,他所在的部隊坐火車抵達沈陽,集中訓練一個月,后從安東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在朝鮮戰(zhàn)場上,黃潮海一度擔任警衛(wèi)部門的班長,槍法嫻熟。“那時我腰間掛著左輪槍,同時背著木殼槍。而作為戰(zhàn)士,我們一般都要會用輕機關(guān)槍和步槍,有時要用上沖鋒槍。”黃潮海一邊回憶,一邊激動地比畫著不同槍的不同尺寸和不同射擊方式。
當時,日本兵在美軍的要求下參加朝鮮戰(zhàn)爭,黃潮海就曾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遇到三個日本兵突襲圍攻。“那年冬天太冷了,有零下四十攝氏度,槍里的子彈根本打不出來。”黃潮海說,當時他只好用刺刀跟日本兵戰(zhàn)斗,以一敵三,他傷得鮮血淋漓,仍想堅持戰(zhàn)斗。最后是戰(zhàn)友把他扛下了戰(zhàn)場。“越是到這種時候,越不能害怕,就是要跟敵人拼!”說著,老人家撩起衣服——他的腰間至今還留著當年的傷疤。
會說日語
扮游客偵察敵情
由于曾在臺灣生活,黃潮海會說日語和閩南話,并在入朝前當過偵察兵,黃潮海在抗美援朝期間受指派前往日本偵察。
黃潮海回憶,當時他喬裝成游客,坐船進入日本。
“當年敵軍的軍事力量很強,而現(xiàn)在,我們國家的軍事力量有了很大提升。”黃潮海感慨地說,強大的國家是每個小家堅強的后盾,國力蒸蒸日上,老百姓才能有今天這樣和平安穩(wěn)的日子。
(文/圖 記者 林路然 見習記者 楊霞瑜 通訊員 牟 甜)

